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 贺慧
[导读] 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道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物资流通作用也越发明显,因此其施工质量被社会广泛关注。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到道路桥梁工程当中,也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高性能混凝土保证了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但前提是必须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有系统的养护方法,才能发挥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优势。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策略
        引言
        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以及我国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道路交通的通畅性,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当前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加大对原材料的质量安全的重视。高性能混凝土开始被应用到道路桥梁施工中,保证交通建设的安全性和质量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
        1.1高强度
        道路桥梁项目施工中由于结构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也不同。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设计中为了保证材料性能优势的发挥,改善整体结构质量,需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能级符合标准,达到C50级别以上,而普通混凝土难以符合这个标准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却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1.2耐久性
        道路桥梁建设的成本较大,工程重建意味着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所以这样的工程都要求其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即其耐久性要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耐久性为研发指标生产出来的混凝土产品,其具有高坍落度,流动性大,使得构建更加坚实,降低了细小裂缝产生的几率,而且其黏聚性、保水性都非常强大,在施工中不易发生离析,这就意味着其性状不容易改变,可以保证其凝固后的耐久性处在设计范围之内。
        1.3强适应性
        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各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联网商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跨区域发展,而跨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道路桥梁项目建设中必须要提升结构跨径,同时道路桥梁在设计中的形式更加复杂,对混凝土质量要求更高。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适应性强,而且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掺入了大量的细矿渣,能使混凝土的振捣更密实,强度更大,可以避免离析问题的出现,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2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2.1严把材料关
        要对水泥、外加剂、矿物细掺和料、集料等高性能混凝土原料进行严格把握。水泥要选用硅酸盐水泥,需要其达到42.5级,其中碱含量要和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匹配,如果含碱集料相对集中,应该保证水泥总含碱量不超过0.6%。而且高性能水泥在采用之前必须要进行实验。外加剂主要由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等组成。这些外加剂都有对应的参数要求,需要配制人员按照参数表认真配制。矿物细掺和料作为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的组成部分,细掺和料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作用,而且具有抑制碱集料反应的作用,和普通混凝土细掺和料相比,虽然同为粉煤灰和矿渣,但是高性能混凝土细掺和料颗粒更细,表面活性更强,粉体效应更加强烈。材料检验人员必须按照科学要求对细掺和料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其颗粒、强度、外形、级配、物理以及化学性能都有对应的要求,需要检验员严把质量关。
        2.2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的特点决定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材料的耐久性方面。

桥梁工程中需要涉及到桥墩的基础部分,其可能需要面临巨大的影响及压力,因而其耐久度也会受到干扰,致使整个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不足,也会使桥梁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类型的混凝土在耐久性上更有优势,从而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也可以有效确保其稳定性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之外,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良好优势,主要在于该材料获取方式较为便利。例如,粉煤灰等可以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原料,这对于更进一步地控制施工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2.3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施工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整个施工工程的严格测量,在施工工艺以及设备的选择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做好施工细节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包括浇筑模板、振捣机、碾压机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碾压、模板安装、浇筑、振捣、保养以及拆膜。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中,需要保证环境的湿润性,先在地面洒水,然后对施工位置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杂物,防止混凝土中混入杂物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运送时需要保证运输工具的平衡性,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保证混凝土铺设的厚度和方向,最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压实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钢筋结构搭建方式,同时预留出收缩缝,保证以后保养的便捷性。此外,合理控制混凝土冷凝时间,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冬季的初凝时间需要延长到10~12h,终凝时间则需要延长到12~14h。夏季初凝时间延长到12~14h,终凝时间延长到15~18h。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过程中,后期保养需要先铺设湿麻袋或者干杂草,并在上部定期洒水,同时做好对路面硬化强度的测定工作。
        2.4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浇筑施工完成后,保湿养护的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同时,也要加强保温措施,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内外温差较大,也容易出现开裂。在施工过程中,水化反应通常会在施工后的12h内实施,在这段时间内控制好湿度,混凝土就能很好地进行水化反应。由于添加的其他矿物料的活性比水泥要小,所以,硅粉类混凝土需要潮湿养护14d;粉煤灰类混凝土潮湿养护21d,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开裂、脱落的现象,增强其耐磨性。外加剂的用量要严格控制,拌合的时间一定要充足,确保掺料均匀。
        3高性能混凝土道桥施工的创新举措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社会各界对城市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的提高。就目前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而言,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仅越来越广泛,而且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高性能混凝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部分积极的进行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调整。1.加快新材质研究和创新的步伐,在深入分析现阶段高性能混凝土材质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拓展和创新,才能在完善施工能力的同时,促进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2.根据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的高强度特性,积极的进行其他优点的开发和研究,从而达到提升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与融合性的目的。3.施工企业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必须将新技术与先进的科学设备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达到新的标准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要求不断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结合道路桥梁施工要求做好搅拌控制和应用工作,并做好后期的养护,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张建楠.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实践与探索[J].居舍,2018(24):47.
        [2]赵立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15):136-137.
        [3]杨晓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9):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