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强调必须找出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施工技术管理等,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工作者,不仅要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管理的重视度,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应施工监督制度、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在解决各种施工质量问题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系统全面的有效管理,根据施工的规划方案和整体目标,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运用先进的、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控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成本,还能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高素质的监督人员、施工技术人员
第一,很多工程质量监督人员都是从施工人员中选出,本身在监督工作专业能力方面就有所欠缺;第二,部分施工技术人员是农民工,并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对于很多专业的和高科技的施工技术应用不熟练,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没有组建监督机构,使得施工管理不规范,甚至出现问题发生时相互推诿责任等不良现象。
1.2相关质量标准的完善程度
施工标准化和工作体系的完善程度,如路桥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强制性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的执行、专业的工程咨询业发展规范、系统化的行业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的先进性等。我国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已有约30年的历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质量管理立法不足,60多条相关法律条例分散、责任不清、法出多门、纠纷较多;政府监督虽日益加强,但是机构间缺乏协调配合,监督范围不明确,处罚方法不规范,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1.3施工环境
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一般会仔细考察施工现场,考察当地是否会出现洪涝灾害、较差的水文条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了解工人的正常施工是否会受到影响。而且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时也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状况。比如我国南方,由于气候比较湿润,因此很多施工地点都会遇上连绵的雨天,此时就被迫停工,施工进度无形之中就被拖慢了。还有很多地方属于陆地板块的交界处,有极大可能会遇上地震,甚至还有的施工现场会遇到暴雪、洪水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对施工进度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进行之前,必须要仔细考察施工地点的环境,将施工环境的影响降到人力可为的最低点。
1.4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设置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第二,没有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导致施工技术应用受限;第三,没有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导致施工信息收集不及时,影响监管效率。
2提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2.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若想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就是一个突破口。
有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监督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有法可依,针对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内容就能做出一系列的处罚措施,而对工程质量做过贡献的人员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利用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发挥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作用,从而实现查漏补缺,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目的。
2.2落实质量责任机制
总工程师要对工程质量的技术层面负责,分公司经理对所在项目工程的领导和质量负责,下属部门的技术主管对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管理负责,项目经理对路桥项目的质量负直接责任,项目总工对路桥工程负有技术管理责任。鉴于建筑工程质量隐患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从经理层到技术负责人,明确各自的纵深责任,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要终身追责,以更好地落实施工的技术标准。建立质量控制机制,每周进行质量评奖,强化三检制及检查验收制度。
2.3完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意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做到:制定合理的建筑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第一,在建筑工程初期,制定施工方案、采购施工材料、分析施工技术、后期质量验收等环节中,尽可能的按照建筑质量控制的目标进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相关的技术和安全的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意识。第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等等,各方面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一定的科学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监督、巡查和质量管控的工作,对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全方位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第三,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理想的进度管理需要高素质管理人才和完善的管理计划进行完美的配合,因此只有完善的进度管理计划是不够的,还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能够将进度管理计划实施下去。因此,建筑企业应当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建筑企业吸纳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培养的专业人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缺点是刚进入企业的新手不熟悉企业的工作和文化,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自己的工作;第二种是建筑企业培养内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养成相应的进度管理意识。这种方式能够使管理人员做好表率工作,而且容易得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认可,但这种方式也往往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培养成本。每一种培养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方式的选用主要依赖于建筑企业是否急需管理人才,但最佳的方式是两种方法并用,既能够形成自身的进度管理文化,也可以带来企业外部的进度管理新理论和知识。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涉及到多方面,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施工的时间较长,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类型多、选择范围广,因此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相对较多。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和计划,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培训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操作知识,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人们的意识,从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磊.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4):53-54.
[2]郭强,刘铁龙.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36-37.
[3]陈春雷.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33):106.
[4]王湃.关于建筑房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111.
[5]马琳.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