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探讨 祃延超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 祃延超
[导读] 从本质上分析,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摘要:从本质上分析,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选择与应用地基处理技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基于此,分析与研究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与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方法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地基是房屋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房屋建筑的重量,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水平与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做好地基工程,科学运用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表现如下:①优化剪切特性。地基土拥有的抗剪强度直接关系到土压力的可靠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应该优化与改善剪切特性,通过深化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压力。②优化压缩特性。借助于各种有效措施使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达到标准要求,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问题[3]。③优化透水特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很容易遇到地下水问题,因为地下水运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地基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地基土能够形成一层防水层,从而保护地基施工的顺利与安全进行。④优化动力特性。因为地层中往往会遇到饱和松散粉细砂,在出现地震灾害之后就容易引发液化问题,从而增加地基液化概率,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地基土动力特性,从而深化地基的抗震性能。⑤优化特殊土质的不良地基特性。不良地基指的是地基具有湿陷性与膨胀性特点,所以必须选择科学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与改善地基条件。
2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硅化注浆与水泥注浆,两者选择的注浆材料分别是硅酸钠混合溶剂与水泥浆液,其中硅化注浆是通过加压、加气等方式实现地基处理,而水泥注浆是通过压浆泵与灌浆管完成地基处理。当注浆材料和地基土层结构经过混合凝固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增强地基的抗剪性能与承压强度,实现地基动力等特性的优化。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中催生了多种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选择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能切实增强地基综合性能。
        2.2粉煤灰吹填技术
        粉煤灰吹填技术的成本较低,能加快固结速度,缩短工期。粉煤灰透水性好,在工程建设中,采用这种技术能加快固结速度,缩短地基处理施工工期。在整体施工工期紧张以及必须节省成本的工程中,适合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应用粉煤灰吹填法的难点就在于,要确保原料的比重合理、吹填均匀,否则无法达到改善地基处理的目的。
        2.3地基夯实技术
        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环境,对其环境的相关信息记性记录与分析;工作人员需要在相对平坦的区域进行“试压”,全面测评房屋建筑的地基深度,若发现实际深度小于规划深度,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水位监测;若地下水位较高,则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平,若地下水位在规定范围之内,则需要通过压实改善地基深度。若地基的实际深度远大于规划深度,则可以利用砂石进行填充,并且夯实。在夯实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强夯地点,分别进行填充、排水工作,再从四周分别向内记性夯实,逐渐缩小范围;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夯实,从而提升地基的抗压能力,强地基的质量。
        2.4DDC灰土挤密法
        地基处理采用DDC灰土挤密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土基进行深层强夯、钻孔、注灰、夯击,改善和增强地基承载能力。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这种方法对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效果良好。

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中采用这种技术处理地基,处理之后,承载能力能提升几倍,与灰土桩相比,承载力也明显占优。而且这种技术能做深层土壤处理,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对改善深层地基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非常适合湿陷黄土区域的地基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地基各项性能,确保房屋建筑安全耐久。但是,这种技术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在非湿陷性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
        2.5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松软地基,是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来增大地基承载力的。具体施工流程为: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勘查测量,确定桩体位置,之后结合测量数据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实施打桩作业,完成预应力管桩的埋设,并加强桩体间距设置的合理性,以改进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周边环境实行全面了解,确保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功效的发挥,且在施工周围设置明确的指示标志,减少危险的发生。
        2.6排水固结技术
        排水固结技术主要就是利用软土地基受到的荷载压力,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从而提升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砂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固结法、及电渗排水法;其中,电渗排水法就是在软土地基中放入金属电极,通过电流带动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促使水分从阴极区域流向阳极区域,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堆载预压法,就是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之前,将具有较大重量的物体压在地基施工域,实现“预压”,排除其中水分,强化地基整体质量。
3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规划好的内容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注重各环节施工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现场施工中产生的数据资料要实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管理,从而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现场施工前,需明确水平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并做好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地基处理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以改进地基结构质量。此外,在现场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技术选用的合理性,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完成综合分析,选用合理的施工处理技术,从而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3.2改善地基的透水性能
        地基属于地下建筑工程,长期在地下水的浸泡中。地下水处于规律的运动状态,产生一定的水压。如果水分渗入地基内部,在浸泡和水压的作用下,地基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强度下降,形成安全隐患。在这样的地基上直接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与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因此,施工之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地基的透水性,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能够安全顺利进行,确保建筑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若不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则容易引发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留下安全隐患,不利于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房屋建筑工程工作人员要分别从“夯实”“排水”“注浆”“换填”“DDC技术”等五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施工流程,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质量,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丰富林.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90.
[2]王国全.建筑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76.
[3]王荣坤.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92.
[4]龚华贞.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0):94-95.
[5]郭晓霞.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0):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