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分析陈龙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1陈龙 2张国华
[导读]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施工技术入手,对如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施工技术入手,对如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指的是施工中所运用的各项复杂技术的管理工作。也即施工企业要在保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本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对工程流程的合理安排,推动施工工作有序、如期进行,最终实现工程精准管理,打造品质工程。
        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几种常见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技术
        当前的建筑工程多位于繁华地带,这些地区人口密集,交通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往往具有施工空间狭小、对周边建筑物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而由于当前的建筑多为高层施工,所以其基础埋置的深度也会较深一些。由此可以判断,在建筑工程的技术施工技术应用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高度要求和周边环境的现状等具体因素,经过综合分析来最终确定合理的基础埋深。
        1.2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主要是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种施工技术,其原理为:在结构遭受重压之前,通过施加外力的方式来减少或抵消其拉应力,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寿命,保护结构不受破坏。该项技术在当前我国的价值农户施工中非常多见,适用于多种不同建筑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在提升建筑抗裂度方面效果显著。但该项技术的应用挑战在于:对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优劣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更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现场管理。在这一管理中,抗压强度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时,也意味着混凝土的质量叫好。而水泥和水量的应用则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标号高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高会相应较高一些。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现场施工管理中,混凝土的标号也应作为一项重点审查的项目,无论从入库还是使用都马虎不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的问题发生。
        1.4土方施工技术
        土方施工,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土地平整、开挖和填筑等的施工操作过程,这是保证工程地基稳定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土方施工技术主要有开挖技术、填筑技术和压实技术几种类型。在开挖技术应用中,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清楚了解图纸的差异性,合理选取适当的挖掘技术。如,在对松软土质进行开挖的过程中,可选用铲运机、推土机等进行开挖,当施工土质为砂砾坚土或软石等结构时,应先通过镐、撬棍等把土体做松动处理,再选用合适的爆破技术,对于坚硬的图层,则最好直接选用爆破技术即可。在土方填筑技术应用中,填筑的土方体积应计算合理,现场施工人员也必须保证监管到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组织施工。在土方压实过程中,可酌情使用碾压技术、夯实技术和振动碾压技术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工程的地基承载力,使其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需求。
        1.5防水施工技术
        对一个建筑物而言,防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有防止建筑物不被雨水和地下水侵蚀的有效保护方法,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作用仍非常突出。当前我国的建筑物施工的防水工程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和地下防水两大部分,其中,在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屋面的排水坡度,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排水施工,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屋面防水材料多为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

在地下防水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严格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当前地下的防水结构主要有防水混凝土结构、表层防水层结构等基本类型,在具体管理中应区别对待。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对策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如施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技术应用不过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威胁。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成效,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化相应施工技术应用的全面性和规范性。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严格审查图纸,保证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情况一直,具有可行性,对无法实现的施工内容必须及时组织会议进行整改,提出变更方法,第一时间解决现有问题。对于图纸中的误差应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修正,这样不但保证技术的合理应用,也提升了施工图纸的可行性,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都会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必须结合工程预算进行,只有在使用先进技术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核算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以更好的避免施工技术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在工程设备和材料的技术储备方面,工程材料的质量标准要建立在工程验收和检查技术的体系至上,这样方能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总之,无论是应用哪种技术,都要以规范使用为前提,这是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基础,更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2.2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施工人员具有较差综合素质的现象,必须要给与重视。在建筑工程现场中,主要通过对企业施工人员的调度及管理,来实施施工管理,如果施工人员素质较差,就很容易出现不服从管理问题,所以,在现场施工管理中,企业应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原则,并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结合实际情况,给施工人员分析忽视安全的后果,为其播放有关相似工程的影视资料或纪录片,使他们了解施工人员违反管理及不遵守安全规定,所造成的损失,这种直观的讲解方式可促进施工人员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另外,为了现场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还可以通过选拔综合素质高的施工人员担任小组长,使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得以展现,同时其他施工人员也会更加信服领导的管理,而且不可缺失对施工人员的岗前考核,通过了考试的人员才可被聘用。
        2.3规范化施工监督机制
        建筑施工具有工程复杂、施工时间长及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所以,为了施工正常,就必须实行施工管理,建立施工监督机制。比如在实际责任监管机制中,构建的施工管理体系必须完善,对于所有施工环节,都应安排专人参与。现场施工监督一旦不到位,安全事故就很容易发生。另外,在建立监督机制时,还应融入机制规范化理念,使监督与管理联系紧密,从而彻底消除存在于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隐患,使施工能顺利进行,进而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减少资源消耗。
        结语
        总之,如果施工质量不合格,便会浪费人力及物力资源,造成损失。所以,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而目前的工程管理理论正在逐渐完善,经过培训教育后,现场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深入理解工程管理工作,从而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邱成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居业,2018(1):109-109.
        [2]徐国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5(27):110-110.
        [3]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2):50-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