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整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基基础施工效果,则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本文通过阐述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分析其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和静压力桩技术,并提出相关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强化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设
引言
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施工环节,其实际建设质量对建筑的使用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的效果则需要重视和加强地基基础施工建设,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充分掌握技术应用要点,提高房屋建筑整体建设水平。
1.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1.1潜在性
现代房屋建筑的结构逐渐趋向复杂化,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包括了众多的施工工序,并且还要保障上一工工序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够继续下一施工步骤,确保各个工序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衔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不过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多数工序在完成后就会被下道工序所覆盖,从而就产生了施工质量潜在性的特点。在对房屋建筑的隐蔽性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时,则需要将验收的结果进行记录存档,并且要保障房屋建筑施工结束后,则不能存在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问题,避免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1]。
1.2复杂性
由于当前人们对现代房屋建筑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也呈现出了复杂性的特点。要保障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则必须要保障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建筑上层出现严重的裂缝,影响建筑使用性能。同时在我国一些地区,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在地基施工中增强抗震能力和防水效果,增强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对地基基础进行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综合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施工技术选择[2]。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
施工人员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首先根据建筑地基的功能、特点以及实际施工需求等,为提高地基稳定性可以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所以施工人员则要尽量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在施工准备工作结束后,要注意钢筋、粗骨料等的材料性能,保障其能够有效加强地基基础施工建设质量。并且在开展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合理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可以采用护筒埋设等方式确保泥浆灌注的效果。在具体开展技术措施时,施工人员要尽量保障施工现场场地的平整性,将异物杂物及时清理出场;然后依照钻孔方式和实际需求合理制备灌注泥浆;在钻孔施工中要遵循先定位、后施工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标准要求进行钻孔作业;完成钻孔后,对孔位、孔径、孔深等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注重钢筋笼和混凝土的配合,促使其能够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发挥高强度性能的作用,而且要保障施工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人员也可以采用现代化和智能化技术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优化,比如采用模拟试验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合理配比泥浆比例,科学布设灌注桩位置等,提高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3]。
2.2静压力桩技术
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中,静压力桩技术是沉桩施工中的主要手段。
施工人员在应用静压力桩技术时则需要使用相关的配重设备和操作设备,将桩基打入到房屋建筑的地基中,其在作业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相对较小,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在地基基础工程中采用静压力桩施工技术,能够充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效支撑上部建筑施工,提升了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必须要坚持先测量、再定位、最后标记打桩位置,并且应用静压力桩地基施工技术需要充分考虑桩基的形成特点,施工人员要明确在施工现场中的桩基数量和土层排列顺序,从而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此外静压力桩施工技术可以减少传统地基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设中具有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
3.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对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展施工活动之前,需要先进行一定的现场准备活动,为正式施工和技术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施工人员要对地基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尤其是对电线、电杆、原有建筑物地基构筑物等的处理,避免对地基基础施工产生干扰和影响。同时在对高层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开展准备工作时,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利用较为密集的群桩作为桩基,尽可能的保障施工场地的平整度。施工人员也可以操纵保桩机等机械设备进施工现场形成垂直优化[4]。
3.2精准放线定位
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准确的放线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施工方格网来控制定位桩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及时进行调整,并且需要与施工图纸进行核对,保障施工中的桩位轴线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另外一方面,在桩机定位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桩位进行复检和复核,防止在正式操作作业中出现桩位偏移的现象。此外在放线定位作业中,还要重视对水准点的确定,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合理确定桩基的标高。不过这一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在记录标高的同时,还要详细记录桩顶以及桩端等信息数据,为施工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3减缓地基压缩影响
由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具有潜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其可能会出现地基基础工程的压缩性问题,实际上其发生原因与建筑物沉降相一致,均是因建筑物自身的荷载能力与填土荷载能力以及地基开挖周围地面结构而导致的。所以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良好把握地基的压缩性影响,根据地基土环境压缩模量,在施工技术开展过程中尽量控制地基结构的沉降问题,减缓地基压缩多房屋建筑的影响,尽可能的提高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设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建筑物的整体使用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保障建筑稳定性,要充分认识地基基础工程的潜在性和复杂性特点,规范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和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严格把握施工技术流程和关键要点,切实做好现场准备工作、精准放线定位、减缓地基压缩的影响等,从而进一步提高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登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20(03):70.
[2]周震宇.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29):145-146.
[3]石剑波.试论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9(09):213-214.
[4]肖华政.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116.
作者简介:丁哲(1985.11-),男,汉族,河南南阳,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