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中型水库的应用浅析徐宝华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徐宝华
[导读] 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保证水利项目质量。
        摘要: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保证水利项目质量。文章介绍了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内容,结合某水库项目详细阐述了中型水库中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内容;中型水库;

        项目标准化管理其实就是管理流程的再生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完善和改革项目管理标准来制定稳定运营机制,进而让工程可以更为安全可靠,工程运行更加高效。项目管理中心最关键的内容即管理工作的管理。具体流程是:将管理目标划分成多个管理任务且逐个落实;把项目完成成效和管理标准相比较、分析、审核、考评。若管理任务“划分-执行”越来越标准化,则能够利用计算机跟踪,实现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率。
1、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1.1制度管理规范化
        制度属于管理的基础,要根据水利工程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制度机制,涉及岗位职责制、安全监测机制、调度运营机制以及维护机制等,细分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分工,保证标准化管理所具备的执行力[1]。而且,要优化项目监管机制的制定,比如大坝巡查机制、机电设备操控体系、防汛物资储备机制、项目技术档案保管机制等,支持责任追究机制、职员考核机制、竞争激励体系的制定,为水利项目的标准化建造与运行制定长效机制保障,充分突出对管理行为的制约功能。
1.2组织机构规范化
对于组织机构设置,要根据安全管理观念围绕政府机关、管理机构等制定分级责任制,保证水库各岗位、员工的科学安排,真正满足岗位业务需要。水库制定了《管理手册》、《操作手册》而且加强职员岗位训练,保证水利项目建设者持证上岗,定时安排专业技术训练活动,提升员工履职水平,为水库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1.3应急管理规范化
水库防汛属于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者要对于特大洪水、安全故障等意外事件建立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调运计划等文件,加强防汛材料、备用电源准备任务。而且,依靠全过程安全监控观念进行防汛治汛,像在汛前准备过程,制定防汛责任制、优化防汛团队组建和物资储备,确保防汛者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且定时安排演变项目;在汛期巡查阶段,要仔细检查水库坝身、迎水坡、坝顶以及背水坡等部位,及时找到裂纹、变形、漏水等缺陷;在汛后排查和维护过程,要组织进行蓄水保水处理,注重对电源开关灯位置的隐患排查,仔细检查设施观察孔是不是清楚、闸门是否有泄漏等现象,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2、中型水库中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运用
        以某水库为例,这个水库坝址之上管理流域范围12.3k㎡,水库总容量1268万m3,而有效库容是1052万m3、调洪容量是136万m3、死库容是80万m3,正常蓄水位是35.1米,属于一座集浇灌、养殖等功能为一身的中型水库,重要建筑物涉及主坝、副坝、浇灌涵管等等。
2.1系统运营条件
原来在水利项目中主要选择实时视频监控模式展开管理,缺少对项目设备整体状况的把握,所以信息化建设和操作者技术培训是当前实施水利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路径[2]。需要管理者以标准化管理思想确定管理要点的设立,要基于水库运营管理信息技术促进各项管理内容的精准执行,强化对技术工作者的信息化技术使用方法培训,尽量得到工作任务化、业务流程化、步骤闭环化,给水利项目的高效、标准运营带来平台保证和技术支撑。
该水库拟配备巡查终端和视频监控终端,而巡查终端要和射频标识搭配应用,配备两台巡查装置与八个巡查点,要由巡查者科学设立视频检视点,选择人工采集方式采集各监视点信息。


2.2信息库设计
(1)信息采集和整理
通过巡查者综合收集相关水雨情、项目设备的信息,根据水利项目管理需求优化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基于标准信息对于项目性质、项目图纸、观测和巡查信息展开详细核实,规范信息的人工采集和整理,为后期信息分析带来稳定支撑。
(2)信息集成和综合信息库创建
        依靠一体化系统实现综合信息库的整合创建,克服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访问权限,促进资源共享。基于综合信息库设计,重点采集水雨情监控、视频影像、项目运营等信息,通过综合研究后实现信息的同步、抽取,实现各系统信息的集成处置。
2.3功能模块规划
        (1)综合地图
其功能模块基于GIS技术,用来采集水雨情、工情、库区安全状况等资料,通过挑选、整理后集中呈现于屏幕端,使水库管理者查找水库全景的具体信息,还能提供历史信息查找功能,依靠公网地图、大比例尺图形和项目分布图形成基础地图,能实时显示水库坝体、泄洪结构等监测信息,用来直观体现水库、灌区实际情况,以便相关人员加强水库管控。
(2)组织管理
主要包含管理部门、岗位、员工、事件、培训等内容,能集中管理人事资料、考勤情况、教育培训、客户权限等信息,根据不同管理事件细分责任,定时提醒员工上交任务,保证实现员工业务状况的直观反馈,且有针对性的建立培训学习方案,为提高人才质量带来基础保障。
(3)项目检查
项目数据建设内容涉及水利项目的规划指标、技术参量、设备状态、加固改造状况等数据,要将之整合后实现分类管理,而且还带来水库基本状况、挡水和泄水建筑结构等不同种类项目数据的查询作用[3]。巡检内容涉及项目巡查、定时巡查和特殊巡查等,要在做好水库常规检查的前提下,详细把握汛前、年度、特殊检查等重要节点以及具体需求,完成对查询路径、时间、员工、巡查结论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整编,智能形成检查报告。
(4)项目养护
采取预算管理方法对水利项目机械购置、投入应用、维护、报废等整个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对于各机械的维修、养护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支持财务管理中心加强维修经费应用状况的监管和核查,整体分析机械运转状况,为项目维护带来参考数据。
(5)应急控制
这个模块包含防汛物资保管、应急预案制定、安全隐患控制和异常情况管控等,要把应急预案引入管理平台内,根据机械运转标准设立机械指标报警值,且线上记录机械参数限值的起止时间等数据,把记录结果保存在信息库内;对于防汛物资展开严格登记控制,确保在汛期或开启应急预案时可以实现物资的快速合理调度,为防汛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保障;支持闭环控制方式展开巡查时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的追踪记录,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6)档案保管
档案保管模块包含项目技术档案、年度信息整编档案两种,要基于档案保管体系科学设立档案名称、编码、时间等内容,并依靠具体要求完成目录定制和分级控制,为水库管理带来完善的参考内容。
3、结束语
依靠标准化管理观念和信息化系统转变水利项目管理方式,能够实时收集和动态监测水库坝址所处流域中水文数据,智能形成水位、流量等信息,根据水库建造情况展开管理机制、管理设备、管理方式、管理系统的规范化设计,动态化监控水库运营整个过程,不断提升水库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志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中型水库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3):285-286.
[2]楼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中型水库的应用探索[J].低碳世界,2017(16):117-118.
[3]王旭峰,金建峰,鲍红艳,杨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闲林水库中的探索[J].浙江水利科技,2016,44(05):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