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期   作者:卢佳美
[导读] 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通過视觉符号传达给受众的设计,当前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逐步增长,视觉传达设计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审美需求,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创新。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通過视觉符号传达给受众的设计,当前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逐步增长,视觉传达设计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审美需求,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创新。视觉传达视觉思维模式创新主要有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逆向思维通过创新思维方式,符合大众口味的视觉传达作品才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观念,进一步丰富人们的视野。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究什么是视觉思维,如何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的创新,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模式,旨在以创新为前提,充分重视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更加准确高效的传达信息。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模式;创新探索
        1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内外艺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而有效的刺激了民众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人们对审美有着越来越高的标准,因此,社会生产实践当中视觉传达的位置越发重要,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将美呈现给民众,而视觉思维决定着视觉传达的设计效果,若想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也需要根据民众的审美需求变化做出创新。因此,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概述
        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段,视觉传达设计从属于设计理念范畴,其不仅会被受传者视觉形象感受所影响,还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且不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着。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方向,如逐渐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二维画面向三维或四维画面转变。想要获得与时俱进的效果,必须要对设计思维进行创新,从形式、内容到思想层面逐一实现超越,这就是所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模式。综合来看,这一思维模式主要包含三种类型:一是发散式思维模式,即大脑在进行思维时能够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由此及彼,或者举一反三,表现出一种扩散的状态;二是逆向思维模式,即大脑总是以与传统的思维模式相反的形式进行思考,最终呈现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感受;三是联想性思维模式,是大脑中产生的某种诱因所导致的彼此联系的不同表象,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3 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的原则 
        3.1重视视觉中心
        以视觉为中心几乎是所有设计活动都不可忽视的一项原则,视觉传达设计自然也不例外。因为人们在面对视觉对象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对最主要的、有意味的图像感兴趣,即先观整体,产生总体印象后再接着注意到某一处,而这就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其可以让人们的兴趣点迅速集中,从而快速辨认物象。正因如此,人们在观赏过程中很可能会因此而忽略视觉中心之外的模糊的内容。可见,坚持视觉中心原则才能与受众产生良好的互动,使视觉传达设计本身的内容和内涵被深刻认知。 
        3.2把握比例与尺度 
  现代艺术学强调尺度比例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部分和整体的影响,不同尺度比例作用于同一事物及同一作品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要尤其注意作品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尺度比例,防止出现不和谐、不协调的现象,最大限度地优化作品结构,为作品营造出一种和谐匀称的韵味。艺术设计人员平时要提升自身审美意识,通过观察他人的设计作品,提升自己对于尺度的掌控程度及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
        3.3控制对比与统一 
  对于一些不同性质的事物来说,我们会不自觉的将是新事物进行对比,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在视觉上面看到的任何事物,它们都有不同的特点,就拿色调来说,一般分为暖色调合冷色调,在看到不同色调的各种事物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它与其他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最心仪的那个作品。可以说在现实生活当中,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我们都会运用到对比。 
        3.4注重对称与均衡 
     对称形态一直都很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所以符合这一特征的事物总是能够长期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车的外形、蜻蜒的翅膀等。


如果在对称的基础上实现均衡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以“同形不同量”的组合方式呈现更加稳定的状态,使受众的心理产生一种对应性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与表现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之美。
        4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途径 
        4.1开展发散思维训练
         我们在平时经常会说起发散思维,这实际上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设计人员在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进行这方面的专项训练。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当面对同一事物的时候,应该尝试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构想,促进思维的活跃,思维广度得到了拓展,能够从文字、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最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就会获得更多灵感,最终提高视觉传达质量的效果。 
        4.2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已经形成一定习惯或者观念,进行反向的思维方式,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个来谈,是因为这种思维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设计习惯,形成新的创意理念和创意组合。有时候,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创意,设计师在创作之前,必须通过自己的方法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然后进行逆向思考,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创作,形成一幅设计作品。好的设计作品,必须要有好的创意和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一次达到传播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进行逆向思维的创作,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4.3培养良好的联想性思维
        联想思维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常应用的创作思维方式,其不存在与事物相关的固定性想象思维,而是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展开设计,如根据事物的功能赋予事物生命,设计拟人化的角色,增强视觉表达效果。这种联想与事物接近、存在因果关系的方式,也能够从不同的方式探究设计灵感,增强设计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束缚,大胆的联系各项事物,通过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表现是视觉传达设计更具创意性,这样的方式也是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其能够使事物的共通性得到更好的体现,便于人们理性、客观的判断事物,同时丰富了作品元素,让受众可以有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4.4进行诱导式的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艺术设计人员长时间的努力和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灵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需要一定的契机以外,也需要艺术设计人员自身的努力。基于此,艺术设计人员可以进行诱导式的创新思维训练,根据设计作品的设计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人为筛选后,找出视觉形象的特色和本质,从多个渠道获得设计灵感,培养自身创新思维。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寻找正确的艺术设计规律和模式,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艺术设计风格,更好地实现创新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思维模式也应随着时代进行调整与创新,以便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科学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文章从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三个角度对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进行了论述,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不断丰富视觉思维模式内涵,从而实现增强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诗颖.探究包装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9(15):103-104.
        [2]梁舒婷.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51-252.
        [3]白潇杨.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艺术科技,2019,32(09):175-176.
        [4]李金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J].农家参谋,2019(13):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