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刘岩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刘岩
[导读]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
        摘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为了进一步满足该工程框架的结构设计条件,需要不断的分析与讨论。然而伴随目前施工项目的增多,其设计问题也渐渐突出,不但减低了建筑工程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发展。所以为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应着重分析该项技术,提高施工效率,持续推动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文章简单概括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特性及类型,从施工技术入手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具有安全、稳定、可靠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行业运用范围比较广。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持续提升的同时,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技术的提高的要求也逐渐在增多。因此,相关企业应当更加关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加大施工技术的开发利用,树立科学的发展方向才能给予建筑行业更好的运用前景。
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应的框架的整体结构质量会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必须对结构构架以及相关质量进行高度维护,保障施工所建造的结构可以维持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参与施工的相关建筑工程对应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了解整个建筑物基础构架的情况下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城市发展迅猛的当代社会,为了帮助城市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越来越多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加,所以在采用框架式结构在进行对应工程建设时,必须对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着重考虑,同时对相关建筑的低层构架合理性进行排查,施工施工质量安全方面会比高层建筑的要求会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整体建筑结构的高度增加,其压力也会逐渐增长,同时就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框架稳定性要求增高。另外在受到自然灾害时,高层建筑所需要承载的压力也远远大于低层建筑物,建筑物的压力会分散向四周,所以就需要更稳定的建筑框架来支撑整个建筑物。另外从对第一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来看,低层建筑需要精细的进行荷载量计算,同时要保证荷载力能够承受起整个建筑的质量。通常在进行对应低层构架建筑时采用钢架结构这样的钢架结构能高效帮助建筑物起到良好的维护支撑作用,还能够帮助建筑物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3.1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在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需要重视立杆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将每一根立柱都打实、打准,进而保证立柱的稳定性。首先需要让立杆能够平稳的立于水平面之上,其次需要对上方建筑模块和建筑结构的支架进行检查,保证上层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和正确性,使立柱能够拥有较好的承载性。如果立柱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弯曲或者变形的状况,则代表立柱的承载力较弱,这种现象的出现无法使下层楼板结构进行抽取操作。在进行立杆安装时,还要注意上下层模板之间的支柱位置,两者不能够出现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如果施工出现错误,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在安装主体模板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正确的标准以及规则进行安装,保证施工流程能够稳定进行。(2)基础模块安装技术要点。在完成垫层施工后,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位需要让相关的施工人员每日按时对垫层的水平基础进行准确测量,保证建筑整体的综合质量。施工人员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基础平面尺,并利用相应的标记工具将暗柱角进行重点标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数据误差。在正确的安装基础模板之后,能够有效的提升基础模板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3)模板拆除要点。

在建设建筑框架结构的过程中,模板拆除属于重点施工环节之一,对建筑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拆除模板时,需要严格按照原本的施工顺序来拆除,先将后续环节中的支立模板拆除,之后再拆除施工过程中最初支立的模板。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先拆除承重能力较弱的模板,再拆除承重能力强的模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钢筋工程技术
        一方面,以高层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为例,在筹备钢筋项目所需材料时,通常要明确钢筋材料的储存位置,并以此固定,重视存放和管理钢筋材料工作,便于快速存取钢筋材料,为后期施工进度提供便利,另外,还要将钢筋储存部位的安全性。在框架结构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一件施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质量合格,重点检查的项目有材料数额、规格、型号和质量,保障施工材料数量的充足性,质量方面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在焊接钢筋材料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钢筋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严禁有劣质材料混入施工场地,作业人员要再三审核,使钢筋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钢筋在准备焊接时,务必要完成钢筋力学与焊接试验项目,尽可能快的解决焊接试验中遇到的材料问题,找出问题较多的钢筋材料,统一安排退货。此外,当钢筋材料满足施工条件后方可执行下料步骤。下料之前要存储大量钢筋以作备用,钢筋焊接结束以后,针对钢筋焊缝部位出现线性收缩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节,倘若受弯构件长度没有超过24米,这时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必须控制在5毫米之间;如果受弯构件长度超过24米,那么钢筋放样剩余数量就要控制在8毫米之间。
        3.3 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原料的严格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所以,必须要严格要求。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检查材料的性质规格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此外,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建筑单位要严格控制。根据工程的设计和需要,混凝土的配比都是由严格规定的,不能随便进行更改,如果混凝土的配比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度和体积以及凝固时间,这样就对建筑框架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对混凝土工程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应该进行严格管理。除此之外,混凝土、钢筋等养护工作应当得到相关建筑部门的重视,框架结构建设好后应当做好对混凝土的加热以及自然养护工作。养护时,应当在养护人员内部做好养护工作的分配,覆盖好混凝土之后,定期科学的对混凝土做好浇水等养护工作,防止其干裂过度变形。与此同时各个养护工作者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架构做好相匹配的养护工作。期间避免闲杂人等践踏混凝土表层,避免混凝土受到伤害。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和管理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提高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也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建筑框架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鹏.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17):60.
[2]吴春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7):39.
[3]陈立华.浅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6):109.
[4]温建伟.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92.
[5]杜鹤.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