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研究 张毅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张毅
[导读] 想要保证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持续稳定发展,就应当保证资源的充足,并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摘要:想要保证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持续稳定发展,就应当保证资源的充足,并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在本文中,就先对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运用做出研讨。然后基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提升给出了几点建议。这样能够保证节水节能技术得到更加1充分的运用,能够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基础资源的充足,能够保证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从而保证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节水节能技术;真空排水
引言
        资源短缺且能源利用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价格涨幅大等因素也为能源利用带来困难。节约利用和高效使用能源为建筑给排水施工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将节水节能技术合理出力运用于给排水工程施工环节中,就可明显增进清洁能源和水资源运用的充用性,消除以往资源紧张、供应不顺畅的现象,还可为建筑工程提供能源上的保障,从而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1节水节能技术应用在给排水施工的实际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也逐渐提升,资源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人们更加重视能源的节约使用,但是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水资源等处于短缺的状态中。在人口数量提升的趋势下,各行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目前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等问题,这使水资源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解决水资源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采用节水节能技术可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减少施工中的成本,使工程建设水平提升。由于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这影响了水资源的持续发展,还会使工程的建设造价提升,对建筑建设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采用节水节能技术可使资源的使用情况得到改善,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这样可使建筑建设具有更好的效果。
2建筑给排水施工节水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2.1给排水工程中节水技术应用
        第一雨雪水采集再利用。在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修建中,须考虑借助屋项来对汇集雨水,然后通过净化加工后再做出合理应用,以提升资源存量,开拓资源供应点,这样不只是有利于改善能源紧张的局面,而且还会增进资源运用的高效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可考虑将这样的蓄水过程确定为节水技术,结合地方气候条件建立健全合理的水资源收集体系,再反作用于绿化带管理、街道降温、公厕清洁等环节,从而为给排水工程设立能源保障。
        第二是中水回收处理再利用。一部分被污染水通过相应模式净化后,还可再次作用于房屋修建工程中,而且还能保证水资源状态满足工程要求,然而还不能满足饮用水标准。此即中水。如果将中水合理收集和循环利用,可以为交通工具冲刷、建筑修建、路桥清洁等提供便利,增进资源运用充分性,最小化资源损耗程度,所以有关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对加在对中水回收技术的注重程度,如果将这种技术合理出力进行运用,可明显缓解用户水资源紧张的现象,也为污水净化和循环利用拓展渠道,改善水资源污染的不良现象,维护生态系统良好状态。而中立回收利用技术,还有待做出进一步升级,优化技术要点,但是对该项技术节能效用,防控水污染等现实意义不能轻视。
        第三是真空排水节约技术。一般在建筑给排水过程中,都会借助对真空技术的运用来夫替代水资源的效用。创设真空态势,促进高速水汽可充分融合,这种融合体会在现实空间中呈现动态,进而形成含有气体的水分,如此先进技术所发掘出的水资源可作用于诸多行业,从而在减少水资源损耗的基础上,充分消除污水和杂质。有关部门应当对这种真空排水技术加强注重程度,以增进水资源运用的充分性,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四是冷却水循环再利用。尽管热水供应装置已得到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广泛运用,然而,所涉冷却水则没能体现广泛运用,继而使得水资源明显损耗。

这就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热水供应装置做出进一步优化升级,增设冷却水收集装置,保证对冷却水进行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损耗现象的再度出现,增进建筑给排水效率。
2.2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第一是重视清洁能源和技术。清洁能源在如今已不是新话题,作为高效的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体现在各个领域。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有效抑制传统能源的消耗,满足人们能源需求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还能够降低污染,展现其特有优势。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对太阳能的利用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中,将天然太阳能转变成热能,为建筑给排水工程减少能源消耗。
        第二是采用新型材料,优先对性价比高的原材进行选用,是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实现理想中效果的前提条件。以往施工所涉及管线的质量往往都不能达标,质量问题常见,管线开裂使得资源损耗。如果将新一代原材运用于排水管线生产环节中,并运用于现代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就会防止资源损耗现象,增进资源使用充分性,并强化管线净化效用。
2.3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设置
        消防给水系统作为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由于生活给水系统以及消防给水系统中需要的水源压力存在差异,应进行分开设置。在消防给水系统中,为了达到灭火的要求,应将水压提升。通常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应在800kpa范围中,生活给水的压力只需满足300- 400 kpa范围内即可。当将两种给水系统设置在一起的时候,需要添加大量的水泵,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因此,应将消防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分开进行设置。
2.4二次供水方式和设备的选择
        二次供水指的是单位或者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过储存和加压通过管道进行自用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常见,作为市政压力达不到的建筑的供水重要方式,但是在选择中应分析市政压力直接供水,在压力不能达到要求的部分使用水池、水泵以及变频等环节来实现供水,减少资金的投入。在以往二次供水是使用水泵将水抽到一定高度存入水箱中进行使用,这种情况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当前的建筑给排水中使用的为变频调速水泵,能够减少水箱等设备,采用这种设备可使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实现节水降耗的效果。
3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3.1严格控制管体和接口处的质量
        在质检工作正式开始前,工程主体人员也管理员应当保证所涉管材的状态满足相关条件,保证管材内部无杂质,加大对管材间对接点质检和清洁的注重程度。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正式修建中,如果发现埋筒管内壁存在密实度较低的现象,就应及时做出处理,否则就可能导致给排水工程整体质量和成效的弱化,应当由工程专业人员对管内壁做出精细质检,防止其中有麻面、气泡等情况,管线埋设环节应一次性高质量完成,以切实保证管线运行状态符合预期。
3.2严格控制质量验收标准
  现代给排水工程修建中,应充分结合工程质检标准来对建成工程做出验收,细化检测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体现高成效和,对管线、节点、管内、各个环节、节能方法等做做出严谨、充分排查,从而保证切实增强给排水工程修建成效和增进节水节能技术水平和成效。
结语
         总之,存量不足、应用不充分、重度污染得不到缓解是国内资源的现状。基于这样的现实,建筑给排水工程机构,就应进一步注重节水节能技术施工。基于水资源的适当节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方法。那么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修建中,就应结合现实客观条件,实行相应的节能方法,减少在财力投放,增进能源效用,提高工程修建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464.
[2]陈伟芹,林志磊.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0):203.
[3]刘金龙.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J].卷宗,2019,(26):313.
[4]周兵.浅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0):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