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深入推进,煤炭行业改革与时俱进,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煤矿企业安全依然牵动亿万人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剖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遵循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规律、煤矿企业员工成长发展规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规律等,以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为突破口,推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引言
虽然长期以来煤矿行业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却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标准,管理人员未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造成煤矿行业发展期间经常出现各种事故,直接影响煤矿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探究。
1概述煤矿安全通风管理
近几年,我国发展迅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在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上也大大增加,由此使得煤矿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快煤炭的日产量。煤矿井下的安全开采问题是阻碍煤炭企业加快开采没糖资源的制约因素之一,在这些因素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井下的安全通风问题,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大大的影响着这些煤矿开采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通风管理工作贯穿始终,这也是目前社会大众和媒体十分关切的问题。
2导致煤矿发生采矿事故的主要原因
2.1煤矿的采矿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发生煤矿采矿事故,安全意识不强是首要原因。安全意识不强的根源是来自多方面的。①许多煤矿企业对采矿人员人身安全重视不够,只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率,导致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之后救援都非常困难,造成救援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造成煤矿事故多发就是因为煤矿企业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②煤矿企业中采矿人员缺乏自身安全意识,主要表现在没有树立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在采矿工作中不懂得最重要的是自身的生命安全,经常忽视生命安全进行采矿工作,最终发生煤矿采矿事故。煤矿采矿人员只有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才能确保综合利益最大化。
2.2煤矿企业对采矿的管理松懈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煤矿企业管理相对松懈,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首先,煤矿的采矿管理者深入到矿井深部较少,对于矿井下情况了解较少,致使有时管理不到位,找不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进行改正。这些情况在很多煤矿企业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其次,煤矿企业浮于表面的管理。有些煤矿企业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只重视会议安排,轻视检查落实,而煤矿的安全工作主要就是在落实。许多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对煤矿的管理落实不到位,管理松懈。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煤矿企业中,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重视煤矿企业管理问题,提高煤矿企业管理的质量。
2.3煤矿企业的职工缺乏安全技能
通过研究发现,许多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技能不足,造成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不下去。在发生煤矿事故后不会进行自救,这也是发生采矿事故人员伤亡大和财产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实地考察煤矿企业发现,煤矿行业由于生产环境差、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生产任务较重等情况,导致从事煤矿开采的人员文化普遍不高、基础技能不足,是煤矿企业在招人的过程中的难题,更是妨碍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工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没有提供很好的安全培训。由于这些工人的文化素质低,导致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能差,没有很好地保护到自己,煤矿企业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培训,所以在发生事故后没有对应能力,增加了事故造成的损失。
3防范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合理措施
3.1加强管理培训工作。
对煤矿采矿管理人员进行适当培训,从而改变管理人员对煤矿采矿工作的认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作业现场存在的各项问题加以处理,减少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措施,使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质量考核、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等机制能得到合理实施。日常管理期间,应当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确保各项规范的合理性,也是防范安全事故的一项有效手段。
3.2障开采环境安全,及时消除危险
矿井是每个每天企业进行煤炭开采的重要基地,也是最易出现矿难事故的场所,健全高效的井下通风管理制度和提高井下通风管理技术,是减少和降低企业煤炭开采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由此在进行井下安全通风管理时,一定要理性、全面、仔细、客观地对所有角落进行勘察,保证煤矿周边的地形和山体情况,以及地质条件等等,都不会在进行煤炭开采工作进行时产生较大的恶劣影响。
3.3构建独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建立一支务实的安全管理监督队伍。(1)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由煤炭系统设立,这很难使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做到从严执法。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煤炭企业对安技措资金的使用范围,对安全隐患要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明确隐患等级,由集团公司和矿实行分级负责,企业要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并由政府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共同对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影响范围进行综合评估,也可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确定隐患等级和整改期限,企业要严格按照期限进行整改。(2)政府应当强化法律控制手段,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监督,把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在完善安全生产法制进程中,要以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让劳动者参与立法过程,使不同层次的企业或企业代表成为立法工作中的活跃因素。加大惩处力度。对于那些不合格的矿主。要依法严惩,要通过立法措施,提高矿难成本。
3.4增强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煤矿工人在企业中处于生产的第一线,所以要提高工人的素质以及对与出现煤矿事故的防范最重要。首先,对煤矿工人进行培训,让煤矿工人在采矿过程中能够做到操作规范。其次,提高煤矿工人对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使其在事故中可以做好自身保护,有效防止事故的扩大。最后,把招工改为招生,这样能提高工人的基本素质,对口招生可以提高煤矿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一旦发生煤矿爆炸事故,不仅会给企业的工作人员带来沉重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安全通风工作作为煤矿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为煤矿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提供着坚实的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务必要做好通风管理工作,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减少甚至避免煤矿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煤矿开采和生产工作足够安全,进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最重要的是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巩固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斌.试析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有效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8(11):86-87.
[2]闫培斌.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石化技术,2018,25(11):159.
[3]张七兵.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8(8):146-147.
[4]张峰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