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研究 李攀婷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李攀婷 薛孟凡 刘雪
[导读] 摘要: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直是广受人们喜爱的热门学科,但是,现如今相关专业的应届生却面临就业困难这一问题。为使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相关教师应该从其教学策略方面入手,进行有效地教学创新。笔者认为,只有基于学生实际发展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解决相关数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手段为中心展开分析,对其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条可行的建议。

        李攀婷 薛孟凡 刘雪      

(延安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直是广受人们喜爱的热门学科,但是,现如今相关专业的应届生却面临就业困难这一问题。为使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相关教师应该从其教学策略方面入手,进行有效地教学创新。笔者认为,只有基于学生实际发展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解决相关数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手段为中心展开分析,对其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条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前言:受国情影响,很多学校在进行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时,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导致相关专业的应届生在就业时,只理解其中的理论内容,却缺少相关的实际应用经验。这一问题对学生就业极为不利,直接影响相关数学专业的长远发展。基于这一现状,相关院校应该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也应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在相关数学专业的学生其综合能力以及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均得以提高后,其就业难这一现实问题自然能够有效解决。
        一、当前相关数学专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然而,当代社会相关数学专业的应届生却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应届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一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以下从两方面详细分析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仅供参考。
       (一)数学教学思维与教学手段落后
        在进行相关数学专业的实际授课时,教师更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普遍达标,却没有机会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社会企业用人需求逐渐发生变化。当代企业需要动手能力较强的综合性人才,更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面对这一实际用人需求,只学习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的应届生并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参与企业实践工作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毫无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与其教学手段,对学生就业有直接影响。
       (二)学生对相关数学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
        影响当前相关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就业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本身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差。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需要相关教师的努力。传统的数学教学较为枯燥,数学知识又偏于抽象,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对自身数学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优化,以提高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学生基于兴趣去学习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关的知识,往往效果更佳。另外,由于社会企业用人方向偏于重视综合性人才,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只有进行有利于学生日后就业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使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积极开展有助于学生就业的数学教学
        近年来,相关数学专业学生就业愈加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应该在自身教学方面进行改变。当代社会数学教师开展相关课堂活动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实际上课感受。同时,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两者的教学时间,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这种学以致用、理论实践相融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课程内容,进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另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采用数学建模这一思想。为使学生形成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建模思维,提高其实践能力,相关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对数字知识的有效梳理。数学知识看似复杂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此教师在数学授课中应该将相关实验与数学内涵传授给学生。这种人文与数学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相关知识。笔者认为,教师自身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二)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师的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较为专业化的数学教学,并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训练。在实际授课中,基于学生兴趣展开的多元化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相关数学专业课程本身属于较为实用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全面地将其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应用知识挖掘出来,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度。同时,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也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思考现实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活跃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实际授课中,真正处理好数学应用类教学与理论教学两者关系,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以及就业率均能得以提高。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科的实践课程较少,对此,教师更应该重视其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应该开展有利于学生日后就业的数学教学,不断优化其教学模式,使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得以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的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可以举办相关竞赛或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应用能力得以训练的实践场地。在这一实践场地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了解的数学知识,尝试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这种实践类型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在竞赛或相关讲座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也能得以提高。教师应该对引领学生参与相关的数学科研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指导。笔者认为,只有真正接触,并尝试解决现实问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才能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社会需要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科研类人才,且重视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对此,相关院校应该基于这一方向,开展相关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学活动。然而,大部分的应届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一问题,其个人数学应用能力水平较低。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转变自身数学教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经不断实践得知,在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均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加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训练,对其日后就业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92.
        [2]陈张杨.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研究[J].才智,2014(08):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