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革新方法分析与研究 刘曼春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刘曼春
[导读]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此形势下,我国各大高职在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然而,就快速更新进步的IT行业来讲,其不仅需要软件人才,还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对既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软件人才具有非常重
                                                                            刘曼春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此形势下,我国各大高职在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然而,就快速更新进步的IT行业来讲,其不仅需要软件人才,还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对既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软件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革新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
        引言
        计算机软件专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以及原理、软件开发技能以及掌握和了解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向。依据对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都表示专业教学内容中实际可用的部分太少,学校中学习到的内容缺乏实用性,很多毕业生无法满足对接岗位标准。换言之,职业院校教学对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传统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无法满足现代化市场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相对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将教材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但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进一步掌握学习技巧,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职业教育实践性缺失,计算软件专业教学内容中缺乏
        实践性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方法,滞后的教学内容,枯燥的教学氛围,学生在专业教学中缺乏实践性,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没有与市场或者企业对接,有部分职业学院是由于设备和技术不足,有些则是传统理念限制,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没有进行实践性训练,校企缺乏合作,教师队伍基本上都是职业教学人员,缺乏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难以与岗位标准一致,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院校忽略了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所选取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围绕传统教学内容展开,职业院校又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展开创新教育和实践项目锻炼,学生虽然在职业院校中接受了专业教育,但没有就业岗位发展能力,项目实践和技能不具备系统性。
        2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革新方法
        2.1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在对教学课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或者调整的时候,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并以问题需求作为导向,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中心工作,教学重心应当向实践教学偏移,协调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实一体化、岗位场景化探索。此外,还要关注市场的变化,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在设置课程上,要与行业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根据职业行业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与行业企业加强沟通合作,使教材和内容紧紧贴合生产实际的需求,课程标准应突出职业能力,提高课程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促进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2改进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专业特色,对专业的内容进行更新。学生学习的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运用,因此,教师要对社会的需求,有着较为清楚的认知,如此一来,才能够让教学内容不仅体现时代性,还能够体现实践性。第二个方面,要及时更新计算机专业教材,教材中应当涵盖了新时期的专业发展等内容。第三方面,学校和教师在探索教改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学生意见的采纳。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于教改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专业教改进行,对于我国教学制度的创新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软件专业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在提高实践课程比例的同时,要积极促进试验教学改革。实际实验教学中快要突破传统实验课程的限制,将实验课程和工程实践结合,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任务和科研等等在学中做、做中学,按照教学做统一的理念,尽可能地采用实验课程展开教学,通过磁卡以及条形码等先进技术,联合虚拟仿真或者是在实践平台中,通过各种实践或是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过程的了解,辅以各种主流技术产品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建立高水平的实践课程,在企业协助下完善校内的软硬件设备,或是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定期输送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专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2.4开展以与IT教育机构合作的教学模式
       (1)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可以与IT教育机构共同规划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确定培养目标。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软件行业的分工也随之细化,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系统化,并随之形成了分层次格局,主要包括系统工程师、软件开发、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等。在不同的岗位上,人才培养就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方式。高职与IT教育机构相互合作,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以培养软件专业人才发展为依据,满足软件行业各个层次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IT教育机构十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其应具备的能力和专业素质等,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在与IT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应该使其积极参与学校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方面,IT教育机构则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实训基地、更加多样化的设施设备、更多的实习岗位。同时,学校还要与IT教育机构共同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考核,可以邀请专家到学校讲授知识与经验,正确引导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软件企业的相关项目中去,使学生后续可以进一步适应工作岗位,更好地完成工作。(3)共同构建一支完善的师资队伍。计算机软件专业与IT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教学,为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重要帮助。学校派遣软件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信息技术与知识的洗礼,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实践训练需要专业的指导监控,使学生可以正确使用软件,避免对其产生依赖,从而过度沉迷,对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5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新体系中重视、优化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整合。结合课程内容需求来带领学生到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则可以一边听讲一边操作,以此来全面培养、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的一体化发展。这种教学设计既可以改善分段教学模式存在的较为显著的理论、实践教学在知识以及时间上存在的不连贯、不衔接的问题,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授课效率的基础上,也能够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精神,也能够为师生、生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
        结语
        基于现如今人才供需矛盾来看,职业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岗位标准作为教学目的,引入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优化计算机软件专业发展现状,从而尽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丹平.面向就业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建议[J].职业教育,2018(8):73-75.
        [2]何万敏.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
        [3]艾娟.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9).
        作者简介:刘曼春(1978.9-),女,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软件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