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项目原材料管理对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高婕妤 刘征宇
[导读] 本文针对在实际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问题的举例分析来阐述国际合作项目原材料管理对公司降本增效的作用。
        内容提要:国际合作项目原材料管理区别与一般项目的原材料管理,除了一般的原材料项目管理应注意的事项以外,还应注意国际合作项目中特殊遇到的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本文针对在实际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问题的举例分析来阐述国际合作项目原材料管理对公司降本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原材料管理,降本增效,项目管理,国际合作,成本;
1.引言
        国际合作项目原材料管理区别与一般项目的原材料管理,除了一般的原材料管理应注意的事项以外,还应注意国际合作项目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管理问题,通过在国际合作项目中所遇到的实际案例,能够分析得出国际合作项目中原材料的管理对于企业降本增效所起到的作用。
1.1 国际合作项目的特殊性
        一般原材料的管理(包括原材料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的超出预算或低于预算,在国际合作项目中亦是如此,除了一般性的项目原材料管理要素外,还需考虑到国际合作项目的一些特殊特性,例如供应商基本为国外供应商,材料采购价格依据于采购平台不同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材料可能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的设计完善而进行更新和优化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公司的成本和材料利用效益。
1.2 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原材料成本和效益管理
1.2.1 原材料成本控制
        原材料的成本预算和采购实施环节影响原材料的实际采购的金额,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好原材料的成本,要从规划阶段起便基于大量信息估算原材料的成本并在采购过程中依据预算进行采购。
        国际合作项目的原材料成本控制首先要进行原材料的成本预算,国内的原材料采购企业具备一定的地域优势以及价格和周期优势,而当供应商为国外供应商时,国内企业很可能失去其相对于供应商的地域优势以及价格和周期优势,因此对于预算的制定要求更加精准,更加灵活。对于超出预算的部分要进行数据分析是否对整体项目成本基准造成影响,以便确定后续的措施。
1.2.2 原材料效益管理
        原材料的使用环节影响原材料的利用效益,即所采购的原材料能够有效的使用进而得到预期的产品,在国际合作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原材料因工业化、设计更改等原因而不能物尽其用,或造成损耗且超于一定范围,那么就将对项目的效益造成影响,可能导致配套零件的报废、项目延期等不利因素,原材料的效益管理针对的不仅仅是原材料本身的利用,还影响其他项目领域以及整体的项目进展。
2 国际合作项目中原材料管理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应用
        为了应对上述特殊的问题并帮助公司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例如:充分利用国外合作方的供应商平台,材料更新、升级和替换的风险规避,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关键技术质量问题的解决,原材料超期的根本原因追溯和合作方补偿,以及不同国际合作项目中原材料资源的共享。
2.1 原材料采购平台对降本增效的作用
        针对国际合作项目,鉴于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供应商平台,因此需要借助国外的供应商平台来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
        因此在管理国际合作项目的原材料时,一定要利用好合作方的资源,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并同时帮助本公司建立自己的国外供应商平台,为以后公司其他项目可能会用到的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2.2 设计更改对于原材料成本及效益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在已经采购原材料后依然可能由于合作方进行设计变更而出现材料替换变更的可能性,导致已采购的原材料不能继续使用,这就要求生产方在双方签署合同时在采购条款中明确规定由于甲方的设计更改而导致的原材料无法使用需由甲方将剩余原材料按照合同价格回收,或待消耗完已有材料后再采购新型原材料,否则对于未消耗的原材料将造成库存浪费,进而增加公司的材料成本。
2.3 技术质量问题对原材料降本增效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原材料的报废还有很大程度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技术质量问题导致的。在研制阶段甚至批量生产阶段,都可能存在技术质量问题,造成生产过程不够稳定,生产一个合格产品的同时,还可能报废若干其他的同种产品,而如果该产品的原材料为贵金属或复材类,那么造成的原材料成本浪费将是非常昂贵的,关键的解决措施就是需要国内外企业的联合工程技术团队能够识别出该些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质量问题,哪些是当前迫于解决,对交付进度有直接影响,哪些是对成本有重大影响,也需要着重解决的技术质量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双方企业的高层应给予联合技术团队足够的重视和资源上的配置,以便于相关团队能够按时、有效的解决这些技术质量问题。
2.4 国际合作原材料超期管理对降本增效的作用
        在国际合作项目的原材料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检验标准不同,驻场人员不到位等等原因,企业很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原材料的超期问题,对于已经超期的材料需追溯超期原因,并识别出该原因是因为企业自身内部导致的还是由于合作方的原因导致的。
        如果材料超期是应为外部因素,如合作方没有及时配置生产的必须资源导致生产无法开工(如驻场代表)等而导致材料超期,则企业有权利向合作方说明该问题并商讨对于超期的材料费给予补偿。这种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帮助企业识别出管理上的不足并加以更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能够把一部分外部因素导致的材料超期问题而造成的成本支出转移给外部责任方,降低一部分材料成本。
        反之,如果是因为企业自身问题,例如进度计划出现偏离,库存条件没有符合标准,配合材料的采购周期没有掌控好而导致相关材料超期,那么企业的质量部门就应对相关部门进行问责,并查明根本原因避免下一次再次因为同类问题而导致材料的超期。
         
2.5 国际项目间原材料串用对降本增效的作用
        在企业的整体原材料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原材料在不同国际合作项目中的相互利用,如同公司研制的不同合作型号产品很可能用到多种同样的材料,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可以根据不同国际合作项目的需求以及材料的特性来进行采购,例如,对于不同国际合作型号中的机加产品,可统一大批量采购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而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共享不同项目的材料使用数据,统筹管理所有材料的库存周期及使用情况的记录和信息化管理,尤其对于有售材料,如果某种材料即将超期,则应积极的确认其他型号能够消耗该材料,尽最大限度在不同项目之间做到原材料的最大化利用,降低材料超期报废造成的成本增加。

3.总结
        国际合作项目的原材料管理之所以要引起重视,总结来讲是因为其合作方以及相应的采购和管理发生了变化,不能直接套用国内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合作将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融合不同的体系和文化。
        原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和利益,针对不同的项目对其管理方式进行灵活制定和剪裁是比不可少的,航空工业战略“一心,两容,三力,五化”中的“五化”之一便是“国际化共赢”,国际化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必将让企业更多的接触外部世界,而在国际合作的项目中,材料管理将更加向着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企业应更加重视原材料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美国: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s,Inc.,2017
[2]陈胜利,李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09.01
[3]成毅:工厂采购精细化管理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