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剖析 杨秀宝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杨秀宝
[导读] 摘要:思维导图为一种以图形式展现的思维工具,图文并茂为最突出特点,可将知识关键点与文章结构使用层级或者隶属的关系展现出来,充分利用人的左脑与右脑,以及记忆、思维的定式规律,帮助人们平衡逻辑和想象、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发展。高中数学作为高考中的重要考试科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开阔的解题思维。结合思维导图的优点,与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充分融合,把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杨秀宝
                                                  (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   530001)
        摘要:思维导图为一种以图形式展现的思维工具,图文并茂为最突出特点,可将知识关键点与文章结构使用层级或者隶属的关系展现出来,充分利用人的左脑与右脑,以及记忆、思维的定式规律,帮助人们平衡逻辑和想象、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发展。高中数学作为高考中的重要考试科目,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开阔的解题思维。结合思维导图的优点,与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充分融合,把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本文将详细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导图;应用;
        前言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对知识的把握和分析、构造知识体系的能力及实践的思维都相对较弱,不利于学习成绩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发展,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考试的重点科目。通过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多个学科中均有巨大的贡献。高中数学在新高考模式下,不仅提出了更加新颖的教学理念,而且还需要教师实施针对性策略[1]。面对高考这一重要的人生考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毫不懈怠。为了取得更好的高考数学成绩,教师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实践探索,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及绘制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地图、心智图、脑电图等,是图像式思维工具与使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对思维进行表达的工具。在思维导图中,使用中央关键词引起形象化构造,或者想法引起分类想法,采用辐射线连接所有想法、字词、任务的图解方式。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是学生对学习的回忆与思索的过程,发散学生的思维、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思维导图打破习惯性的思考模式,以放射性思考为基本的思维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并且快捷的学习方法与工具,运用创新的联想解决与分析知识、经常会收获令人惊喜的成果。


它展现了个人的智力潜能,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技巧,增进学生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恰当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有效整理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理顺,并构造知识框架,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节奏。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使得教师能够重点讲解基础概念,对学生理解知识十分有利。同时,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教学以后,将传统板书教学摒弃,当提起关键字词,无需繁琐文字,使得板书时间节约,教学目标更加有效实现。采用思维导图教学,由教师绘制图形,学生可有效且快速的梳理学习知识点,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现象[2]。
       (二)合理引入思维导图,推动学生精准应用知识点
        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解题不仅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而且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要求越来越全面。为此,高中数学教师也更加注重合理引入思维导图,推动学习精准应用知识点。众所周知,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当学生掌握知识点以后还应当学会精准应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理论,进一步展开灵活运用。这一过程,一方面,教师应不断进行重点概念知识,以及定理、公式的反复强调,使学生既能明确理解、掌握与推导,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清晰的知识应用思路。另一方面,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应用知识点,使学生不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尤其是对于各章节中针对性较强的习题进行重点分析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而且还能有效掌握题型解题思路。例如,在进行集合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时,由于其既具有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而且还需要进行大量图形、符号的掌握,为了确保对这一部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教师可以展开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无须设计难度过大的题目,只需要在学生逐步掌握集合交、并运算下,达成有效认知。在解答以下集合问题时,在已知集合A={x︱-3≤x<5},B={x︱x≤a}的条件下,依据A∩B={-3};A∩B=A;A∩B={x︱-3≤x<a};A∪B={x︱x<5},求a的取值范围。针对这一题,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标识出集合A与B,进而再依据相关条件,在数轴上通过向左移,或者是向右移,进行实数a的确定。经过这一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集合概念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
       (三)科学引入思维导图,促使学生高效复习知识点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性特点,使用思维导图来概括书本的内容,构造文章整体框架,领悟中心内容。把一门课程制作成一个思维导图时,通过穿插各种形象的图片、细致的文字、颜色鲜艳的线条,以及关键字和要点来确定这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复习内容清晰明了,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学习内容,并明确重难点,以及易错点,做重点学习。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以及帮助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灵活的思维,由此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复习知识点时应用思维导图,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缜密性与严谨性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从细微处探知解题思路,并运用理性思维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尤其是在新高考指导思想下,考试题目已经不再单纯地进行一个知识考点的考核,而是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在融合多个知识点中覆盖全面,往往是一个小题目中就包含着多个知识点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性解题思维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
        结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对思维导图应用有着高度的重视,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辩证思维、联想力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初根.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12):144-145.
        [2]胡碧顺."模块化"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8):20-23.
        [3]谢志巍.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3):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