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岩土工程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在岩土工程项目开展的初期,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一直按照勘察、设计、施工的顺序进行工程项目的执行,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国内建筑市场面对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无论是勘察技术还是施工水平等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更新,更好的满足时代对于行业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模式应用发表一些浅略的见解。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一体化;解决策略
前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水平与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而传统的岩土勘察技术在当下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需要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改进。同时,各大勘察设计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岩土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全过程的一体化模式建立,一体化模式对我国岩土工程项目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需要进行解决,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入手,寻求更为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一体化建设。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岩土工程项目作业顺序相比,实行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对于岩土工程项目开展的有效性、经济性以及先进性都能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1提升施工速度
实行一体化模式,使得传统工作模式中原本独立的工序包括勘察、设计与施工环节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管理,这样在进行具体工程项目建设时就能够根据合理的规划使得各工作程序有机结合,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企业甚至有能力同时承当多项工作环节,使得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并能够避免工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矛盾,使得工作效率提升,缩短工作时间,节省一定的工作成本。
1.2推动技术创新
岩土工程项目中推进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模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需要对每个工序都进行详细考虑,执行某工作环节时需要对其他两个环节充分考虑,这样的工作模式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设备作为发展的基础,因此一体化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使得工程建设效率得以提升。岩土工程项目的勘察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就需要考虑到设计工作的需要,从而在勘察过程中对方案设计加以考虑,使得后续设计工作的进行更加高效,减少不必要的变更工作。
1.3促进资金有效使用
一体化模式在岩土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投入使用使得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三道工序的完成完全可以由一家企业承办完成,这样就会保证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减少因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当导致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同时,这种模式也使得项目资金能够更为有效的使用,所有的资金由同一家企业进行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承包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可以及时的进行工序以及资源配置的优化,使得工程设计更加合理,大大节省经济成本,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1.4明确工作责任
岩土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使得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得到简化,同时一体化模式能够责任到人,工程开展只有承包商与业主两方责任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落实责任,由此产生的合同纠纷也更少,一旦产生合同纠纷,也能够根据相关规定追究具体责任。
2岩土工程项目中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的具体应用
2.1加强联动管理
在岩土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三个阶段之间的重要联系,在一体化建设模式中加强联动管理。
主要体现在岩土工程开展之前各环节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充分交流并确定工作的具体执行时间与细节,而在工作完成后针对工作结果勘察、设计以及施工各阶段的三方负责人进行工作结果检查以及监督核查工作,提升工作完成度。联动管理工作的加强也是岩体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以及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能够确定工程完成的质量,同时加强三方联系,推进工程建设。
2.2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对岩土工程施工进行约束与规范,能够有效推动其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但就目前来看,岩土工程施工一体化模式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备,影响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以岩土工程勘察标准的制定为例进行说明,相关部门要深入岩土工程实际施工情况,针对性进行勘察标准的设计,对勘察工具、勘察技术、勘察手段进行规定,并要求在勘察过程中要保证勘察环境的均衡性,避免因勘察环境不标准而造成勘察数据失去其科学性,不利于其在设计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勘察工作完成后,要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再整理,归纳细化成表格后再反馈到设计部门中,为岩土工程设计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完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应用过程的监管制度,对其中施工进程、设计方案筛查、勘察技术等进行监管,一旦发现其中的不合理部分立即予以返工,以此为基础保障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落实运用,切实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2.3完善岩土工程组织结构体系
完善岩土工程组织结构体系,对其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进程有强有力推动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岩土工程施工问题的出现,使岩土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必须完善工程组织结构体系。
例如,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可根据勘察、设计及施工三者间的不同特点进行部门职责分配,细化组织职权,落实目标责任制与施工责任追踪制,在各个岗位中切实分配工作任务,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有效帮助追查部门责任,根据某一环节的失误进行返工处理,能够有效将工程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因此造成的不必要工程资源浪费,帮助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模式有效落实开展,以此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完善我国工程建设目标。
2.4加强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利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加强了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了生产经营质量。要进一步推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提高岩土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与设备的应用。
例如,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可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平台,利用其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在网络平台中实现对岩土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利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交流互动,能够加快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落实速度,保障岩土工程质量。除此之外,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可加强对新技术的关注度,利用BIM+WebGIS技术,对岩土工程地理位置各项信息进行分析录入,建立三维可视建模,有效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质量与精确度,使其得到有效应用,促进岩土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同时,岩土工程施工单位还可通过网络后台的建立,对施工各部门进行联通管理,保证安全监管的集中性,对岩土工程的质量、造价与工程进度有积极的保障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岩土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使得一体化模式的推进更为有效,服务于我国岩土过程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硕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3):230-230.
[2]李辉良,齐云龙.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实现途径[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