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农艺节水技术在农艺上应用得很广泛,我国比较重视的领域农艺节水技术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农艺的发展和进步,现有农艺节水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先进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农艺节水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农艺节水;保墒;水分生产率;节水增产
1 农艺节水的内涵
农艺节水是根据种植区的气候、地形、经济等因素,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和种植制度,通过农业综合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水资源,抑制土壤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达到节水高产目的,是众多节水环节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农艺节水与农业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可大范围内发挥实效,更能体现节水的实质。
农艺节水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与秸秆还田、水肥耦合、调整作物布局和选用节水型品种、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根据农艺节水机制,可分为保墒节水类措施、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减少低效蒸腾类措施及二者相结合的措施。保墒节水类措施主要作用在于针对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按需供水”,抑制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损耗,使得在同样的供水条件下土壤和作物体内能保持较好的水分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和增收;提高光合效率减少低效蒸腾类措施是在控制用水量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减少作物的奢侈蒸腾,促进作物光合效率的措施,使一部分无效的棵间蒸发变成有效的植株蒸腾,通过提高作物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株体干物质的积累,以增加作物收成,从而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2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农艺节水技术利用农艺综合技术,根据农艺栽培区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调整现有耕作制度,科学选择节水抗旱作物。与此同时,采取不同措施达到减少水资源使用量的目的,保持农作物的基本耗水量,减少农作物的蒸腾作用。农艺节水技术由以下各项构成:
2.1地表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者是秸秆,就是所谓的地表覆盖保墒技术。这种做法的原理是,通过减少地表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以及地表径流来节省水分,调节土壤水分平衡。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水源相对不足,适宜借鉴电影载体技术。由于膜覆盖技术的好处不仅节水,而且有效防寒,促进作物增产,是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的理想选择。结果表明,覆盖膜的土壤含量远远高于无盖膜的土地。
2.2耕作保墒技术
耕作和地下水保护技术包括深种接墒抗旱保苗技术、中耕保墒技术、深耕保墒技术和耙耱保墒技术等。采用耕作和地下水保护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地下水的蓄水能力,防止土壤水分大量扩散,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的有效性。与耕作和地下水保护技术相比,小麦多、价格高可应用于农作物播种,可减少土壤表面清淤,有效减少水分蒸发。
2.3水肥耦合技术
水肥耦合技术要求采用适合土壤条件的作物做法,以控制灌溉和化肥输送系统,其中包括时间控制和数量控制两个方面。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改善根系对土壤的吸水性,并利用土壤深度储存机制提高作物亮度,最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玉米种植方面,土壤灌溉用水可增加约15%至20%,肥料使用可增加约15%,水资源生产率可增加1.5至2.1千克/立方米,将肥料与水挂钩可增加氮等元素的含量农艺节水技术现已在农艺文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广泛应用,但应当指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农艺节水技术必须以农艺文化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随便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需要确保技术与文化之间的一致性,以便在农艺中充分利用节水技术。
2.4化学调控技术
化学调节技术是利用雇佣军植物激素,即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改善肿瘤的生理代谢。在农艺节水的化学调控措施中,该方案被广泛用于节水药物的使用等。一些专家指出,使用保水剂可以降低农田土壤的湿度,调节土壤湿度,有效用水,并大大提高作物产量。
肿瘤化学调控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收获的化学品调控系统数量少,农民不必花费更多的钱购买或生产,经济上也高。②癌症控制技术必须使用机器。③国外植物激素的普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肿瘤存活率,对促进食物有明显影响,能够很好地适应肿瘤的干燥环境。蒸散调节剂无毒无害,污染较低,无氧作物生长调节剂可喷洒到土壤中,减少毛孔,调节叶片孔隙,加快作物光合作用。
3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艺技术涉及的内容是多个方面的,而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国相关领域必须要加强对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在此对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平而做出一些贡献。
3.1农田覆盖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降低水分蒸发,农田覆盖是很重要的环节。进行农田覆盖,阻断土壤水分的蒸发,促进水分的内部扩散,从而实现人工调控土壤的目的。地膜覆盖的应用能够减少土壤的对外蒸发,有利于农作物及时补充水分,提高土壤的储水能力,改善作物的吸收水分能力。
3.2 进行高产抗旱品种的培育
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从培育高产且抗旱的品种考虑。抗旱的品种本身所需要的水资源较少,因而对于节水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旱性,这种情况下,对于水分的利用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经典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C4作物的水分利用率要比C3作物的高。为了解决现实问题,需要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3.3对有机肥的有效利用,进行节水施肥技术的推广
为了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之间孔隙,需要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来保证农作物种植过程的土壤养分,不断提升其水分利用的效率。进行有机肥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能够提高土壤的储水性能,促进水分少蒸发。
3.4节水措施的具体实现
(1)田间地面灌水: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百分之二十。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2)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到50%之间。
(3)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等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到85%之间。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4)喷灌: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咀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到60%之间。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缺水的今天,我们需要认识到农艺和节水技术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化学调节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和水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毛孔传导,调整叶泵,促进有效水回收,加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我国农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芦三矿生.浅析果树水分灌溉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2013(12);
[2] 罗志荣.巴彦淖尔市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