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纵向横向定位的卷钢运输车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李斌 龙武国
[导读] 卷钢作为铁路运输的重点货物,具有密度大、重量大且加固困难的特点,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配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摘  要:卷钢作为铁路运输的重点货物,具有密度大、重量大且加固困难的特点,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配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敞车与平车进行运输,大多使用人工配装的方式,使用稻草加固材料和钢丝绳加固的方式最为普遍。目前采用的运输方式不仅装配固定花费时间长,且容易出现集重、偏重、超重等安全隐患,同时安全性能不够高、运能浪费、加固材料无法重复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该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卷钢运输专用车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路货车、卷钢运输
 
0  引  言
        卷钢是铁路货物运输的重点货物,在卷钢装车前,对卷钢的配装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环节。卷钢有重量大、密度大且不好加固等特点,每一批的运量都较大,只靠人工对其进行配装,不仅会出现和时间的,难免也会出现集重、偏重、超重等影响货车安全运行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钢卷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敞车与平车进行运输,大多使用人工配装的方式,不仅装配固定花费时间长,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铁路现场使用稻草加固材料和钢丝绳加固的方式最为普遍,这种加固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卷钢运输的要求,但其缺点也较多,例如安全性能不够高、加固工序繁琐费时、材料无法重复使用等,这些都涉及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益。鉴于此,我公司研制了一种装卸方便,运输安全可靠的卷钢运输车。
1车辆用途和关键技术
        该车是供标准轨距铁路使用,是用于运输卷钢的车辆,其关键技术如下:
        1)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铁路货车卷钢运输方式及支撑结构对比分析,采用横向V形固定支撑结构,并在每个装载位设置简单可靠的板宽自动调节限位装置,提高了车辆运营安全性与装卸效率,简化了加固措施。
        2)通过对国内钢卷主要规格及执行标准进行分析,确定该车装载的钢卷规格尺寸范围,根据确定的钢卷规格尺寸进行装载布置,确定装载位置及最大装载重量,通过优化设计车体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了车辆长度,侧梁采用了冷弯槽型钢,整体降低了车辆自重,简化了制造工艺,减低了生产成本。
        3)转向架、风手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基本配置采用目前70t级通用货车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以提高车辆寿命期内综合经济性能。
2主要性能参数及基本尺寸
载重                                               70t
自重     约22t
轴重    23+2%t
自重系数      0.34
每延米重    约7.35 t/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145m
最高运行速度     100km/h
限界:符合GB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1]
车辆长度                             12760 mm
底架长度                                   11800 mm
车辆定距             8200 mm
车辆最大宽度                         2580 mm
地板面距轨面高(空车)                1126 mm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空车)       880 mm
固定轴距                 1830 mm
车轮直径             840 mm
3主要结构
        该车主要由底架、支撑单元、风手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等几部分组成。见图1。




1-车体    2-支撑单元     3-分手制动装置  4-转向架    5-车钩缓冲装置
图1  卷钢运输车
3.1  底架组成
        底架为全钢焊接结构,由端梁、中梁、侧梁、枕梁、中央大横梁等组焊而成。中梁采用H600x200x11x17mm屈服强度为450MPa的H型钢,与地板、下盖板组焊成箱型结构;侧梁采用规格为[400×100×10,材质为Q450NQR1的冷弯槽型钢;枕梁、中央大横梁为箱形钢板组焊结构,大横梁为单腹板工字形钢板组焊结构,端梁为L形压型件。
3.2  支撑单元
支撑单元采用多个梯形支撑模块组合成横向V形槽固定结构,该车由六个固定支撑模块组合形成五个装载位置(见图2)。固定支撑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装载位置设置有自动调节钢卷横向位移限制装置,保证了每个装载位的钢卷不会沿车体横向滑动。固定支撑由支撑板、筋板、加强支撑等组焊成箱型结构;支撑板由厚度为10mm的钢板折制,主要板材采用Q450NQR1 高强度耐候钢。
       
       
       
       

       
       

1-支撑装置(一)  2-支撑装置(二) 3-支撑装置(三)
图2支撑装置组成
3.3风动管路装置
        采用主管压力满足500kPa和600kPa的空气制动装置。主要由120型控制阀、主动润滑旋压密封式制动缸、嵌入式储风缸、改进的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调整器、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A型不锈钢球芯折角塞门和组合式集尘器等组成。采用编织制动软管总成、法兰接头、高摩合成闸瓦等。
        采用NSW-1型手制动机。    
3.4  车钩缓冲装置
        采用17型车钩、17型锻造钩尾框、合金钢钩尾销。采用MT-2型或HM-1型缓冲器,采用含油尼龙钩尾框托板磨耗板、车钩支撑座尼龙磨耗板、车钩尾框尼龙磨耗板、防跳插销。
3.5  转向架
        采用转K6型转向架。
4  车体静强度分析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对车体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分析。载荷条件和评估方法依据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2]的有关规定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车车体的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  结束语
        卷钢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的重点货物,运输量在铁路货运总量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由于目前国内尚无钢卷运输专用车车型,大部分运输主要采用了敞车与平车进行运输,而这两种运输方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装载加固,都存在加固耗时长、加固物不可重复利用等缺点。
        该种卷钢运输车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提出研制开发的,该车吸收了国外既有车辆的众多优点,同时普遍采用了国内现有车辆新技术、新材料,根据卷钢的特性对车体及支撑结构行了研究,使得该车可以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达到产品国内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国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局.GB 146.1-19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3-6.
[2]  铁道科学院机车车辆研究所.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S].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96.


作者介绍:李斌(1986-),男,河南淇县,工程师,本科,从事铁路车辆检修及制造工艺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