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熊静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7期   作者:熊静
[导读] 近年来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发展成为了我们进行建设的共识。
        摘要:近年来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发展成为了我们进行建设的共识。紧跟着这股绿色之风,建筑领域的理念也随之转变。绿色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绿色建筑设计是将生态理念与传统的建筑学相结合,赋予建筑以生命。依靠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为我们的城市打造一片绿色空间。让它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生态健康的追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要点
        引言:
        近年来,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日益受到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自然环境,减少了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也为人们打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可以说,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也推动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该理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建筑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综合分析,多手段配合
        建筑在展开绿色设计时不但要展开宏观调控与管理,也必须对系统展开管理,把设计落实到各个环节,而不能从其中的一个环节展开分析。也不能忽略每一个环节之间存在的关联与系统性。建筑在进行选址与布局时,可以积极使用全新材料、全新设备节约能源,严苛依照有关规定与标准展开节能设计监理。积极开展节能设计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最终实现越来越好的节能环保。
        1.2与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气候适应性原则是建筑物绿色设计的基本上原则。设计工作必需融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展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因素,因此每个地区均有自己的特点。建筑的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与风能必须立即去除严峻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坚决趋利避害的基本上原则,融合建筑设计的整体结构,大力应用先进的材料为室内环境营造不错的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室内的舒适度与健康度。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可精确地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也可提升建筑的效率,增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从整体出发进行规划
        建设项目在设计时必须注意统筹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指建筑工程设计与实践的全过程。要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展开分析,保证各方面的节能环保。从整体之上考虑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践,展开宏观管理,是整个建筑绿色设计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要考虑宏观管理,保证设计的节能环保,最终保证建设项目绿色设计的顺利开展。
        2现代城市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点
        2.1科学选择绿色材料,加强科技投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绿色建筑往往很少选用合成材料,为了使建筑设计符合绿色发展的概念,一般会使用环保材料。被回收改造的旧的建筑材料就属于环保材料的一种,这种环保材料降低了建筑成本,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一种就是利用木材、废弃纸制品、木屑等可再生材料制成的高科技环保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建筑的质量,也营造了健康自然的居住氛围。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新相关的技术,着力进行建筑科技的开发和研究,结合项目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研发新材料、新工具和新工艺,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引入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提高我国的资源及材料的利用率。绿色建筑的结构设计也要提高它的环保效果,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要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去设计合理的形态和结构,避免在制冷制热过程中出现过量的能源消耗。此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有关的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增强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
        2.2科学处理温度、光照与通风问题,提升室内环境绿色设计水平
        第一,温度问题。

传统的建筑是依靠空调系统来调节室内的温度的,但是这样的调节系统容易引发"空调病"问题。其次,空调制冷剂氟利昂对大气,尤其是臭氧层的破坏十分明显,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绿色建筑要注意这些问题,多开发利用一些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体对温度的需求。绿色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形地势及气候条件分析建筑物内部可能产生的温度变化,例如,合理利用大面积的玻璃调节室内气温。第二,光照问题。绿色建筑一般引进无污染且照射效果好的日光作为主要光源,同时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光线的亮暗和均匀度,打造舒适健康的光环境。第三,通风问题。建筑物室内良好的空气保证了居住的舒适度。要想提高空气质量就必须有合理的通风系统。绿色建筑内的新风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通风问题,让建筑物外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提高了空气质量。如在北方地区建筑设计中,需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层数会对建筑的保温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南方地区在建筑设计中,则应高度重视通风设计,不断优化建筑通风效果,从而减少空调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实现绿色节能。在确定建筑外墙体窗户与墙体比例的过程中,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下降明显,故而人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外墙的保温性能方面,并在方案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窗户的隔热和保温性能。而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更重视外墙的散热性能,外墙色彩通常选择暖色调,从而优化建筑外墙的散热性。当前,在建筑设计中出现了较多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射太阳光的性能,降低了建筑外墙体的热量,散热效果较传统材料也更为理想。
        2.3落实节水节地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地形情况复杂度较高,沙漠化较为严重,山峰的数量较多,土地资源匮乏,而且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面积十分有限。对此,设计人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大土地的利用率,制定科学的建造方案,全面结合工程实际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原有的土地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工程建设和施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在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若想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扩大绿化面积,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控制人工洒水的面积,同时采取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设备收集雨水和处理废水,用以浇灌绿地。另外,设计人员也应为植物选择适宜生长的环境,从而不断提高绿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现在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在做绿色建筑设计时,应秉持节约的理念,打造水循环系统,让水资源经过处理可以再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在建筑物中安装节水系统和工具,严格按照节水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去做,就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好土地资源,就必须做好建筑的节地设计。
        2.4科学利用新能源,提升建筑周围环境绿化度
        绿色建筑为了节约资源,通常会加大对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太阳能就是绿色建筑中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能源,它有着成本低、污染小、易获取的特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就实现了对太阳能的广泛利用。沿海城市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潮汐能进行发电,西北地区则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以将风能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利用资源。绿色建筑的一大重要环节就是绿化,适当的绿化不仅能创造清新自然的居住环境,还能代替水泥进行建筑周边土地的铺设,保证地表渗水率。适当的绿化还能保持空气湿度,保证居民的呼吸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同时很多的新型原料和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有效的减少了材料消耗,同时也使建筑的外观更加理想,建筑的现代气息也更加浓重,而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也能很大程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晶,武雪天.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86-87.
        [2]王静,周璐,郭夏清.绿色建筑设计中被动设计与性能工具的应用思路与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4,08:8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