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防渗加固处理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想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建筑企业就必须充分重视防渗处理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创新。而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最常用的防渗加固处理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工程效益的影响更大。本文首先阐述了灌浆施工的施工顺序和方法,然后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灌浆施工技术,最后分析了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地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不容一丝马虎。其中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中主要的防渗加固施工技术,其质量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创新发展,让其更适用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
一、灌浆施工顺序和方法
(一)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也叫施工步骤,是保证施工工艺的关键。在灌浆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顺序分成三种,即分段式从上到下灌浆施工、分段式从下到上灌浆施工和一次性灌浆施工。其中,分段式从上到下灌浆施工适合运用在岩石相对完整,且裂缝小的灌浆孔中;而分段式从下到上灌浆适合应用在施工环境十分复杂,且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带。因为从上至下的顺序可以有效提高灌浆压力,所以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提高灌浆工程的质量。不过该顺序在施工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施工设备移动比较频繁,可能会为施工带来不便。此外,一次性灌浆施工适合应用在孔深较小的,岩石层裂缝小且基本不会发生漏水问题的地方。
(二)施工方法
灌浆施工的施工方法分成循环式灌浆和纯压式灌浆。循环式灌浆方法是当灌浆的量超过孔槽吸浆量时,超过的浆液可以返还到搅拌机中循环利用。因为浆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所以能有效降低颗粒沉淀问题发生,提高灌浆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较多。纯压式灌浆则只能在岩石裂缝小的钻孔洞中开展灌浆施工的方法,不能将多余浆液回收循环利用,只能在孔深较小的或者土层裂缝大的工程中,容易造成孔洞堵塞,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较少。
二、常见的灌浆施工技术
(一)无塞灌浆施工技术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又叫孔口密封灌浆施工技术,它的优势在于采用自上而下的灌浆顺序进行循环式灌浆施工,可以节约等待灌浆凝结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因此,无赛施工灌浆施工技术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施工技术。无塞灌浆施工流程:首先,在进行灌浆施工前,需要在灌浆处进行钻孔施工且应该保证钻孔是符合灌浆施工要求的。钻孔是无塞灌浆施工技术的施工基础,只有钻孔规格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第二,选择在射浆管和回浆管,射浆管不需要选择太过复杂的灌浆装置,一根无缝钢管就可以很好的进行灌浆操作了;回浆管可以用钻杆和L壁间的施工孔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复杂程度,还能节约施工成本。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进行自上而下的循环灌浆操作。
(二)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因其施工效果显著,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是从其他建筑行业引进过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先应用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的是大坝施工部分,有效提升了大坝灌浆施工的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已经不仅限于大坝施工,目前在水利工程堵漏和加固施工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并且,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应用中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尤其是环氧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的产生,不仅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在也为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
(三)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指的是使用钻机把喷射头钻入地表深层,通过加大喷射压力从而让浆液从喷射头喷出,此过程由于压力很大,喷出的水泥浆会轻松突破地下土层,将水泥浆注入地下,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喷射头来实现不同的喷射方法。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可以有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地基的抗压性,提高地基的坚固程度。此灌浆技术会将灌浆效果直接作用于地表中,在不改变原有地表形态的情况下,加强的水利工程地基的牢固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用前景良好。但由于此技术是深入地表作业,因此容易受到复杂的地表环境的影响,且施工中需要调用的设备很多,施工技术复杂,这也是制约这种技术使用的主要原因。
三、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材料准备工作
在灌浆施工材料选择时需要对配合比和浆液两个指标加强重视,因为浆液的配合比直接影响着其自身性能的发挥,一旦缺少合理的配合比,工程施工进度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水泥浆液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使用,通常人们采用的强度等级要高于或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大坝水泥。在浆液出现硬化后,要对其强度和粘结力进行检测,并确保浆液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在水利工程中对于要求较低的基础灌浆,需要确保缝隙中能够灌满浆液,并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粘土浆对其进行充填处理,确保密实度。
(二)钻孔施工
在灌浆施工中钻孔工作是施工的第一步,因此必须对钻孔质量进行控制。在测量孔斜过程中,需要坚持分段测量的原则,如果孔斜出现较大的偏差,需要重新进行扫孔,并对孔斜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在施工时,所使用的钻机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地基岩石硬度进行合理选择,目前最常见的钻机使用的是硬质合金钻头。在钻孔过程中,首先要将定位工作做好,保持立轴垂直,合理控制开孔孔位的偏差值在10cm以内。在对砂砾石层进行钻孔时,由于其结构比较特殊,适合使用套管跟进法。
(三)质量控制
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灌浆施工结束一个月后,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岩芯胶结情况,从而实现对灌浆质量的控制。第二阶段是在蓄水前,需要再次对水利工程的灌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此次全面检查又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检查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资料,对其中涉及灌浆施工的部分进行科学分析。其次,在灌浆施工部位设置数量在灌浆孔总数1/10~1/20孔径在10cm~14cm的观察孔,并在对所有观察孔都进行压水实验后,实时的对灌浆岩芯的胶结情况进行观察。
(四)压水试验
压水实验是伴随着整个灌浆施工过程的一个实验,完成一个阶段的灌浆施工就要进行一次压水实验。压水实验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岩层的渗透程度,施工人员利用地质资料对岩层渗透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浆液浓度进行充分判断,从而对干料的具体灌入量能够准确的掌握。
四、结论
综上所述,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施工技术,施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其作用。各种灌浆施工技术的适用范围都是不同的,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灌浆施工技术,并且合理利用各种措施来控制灌浆施工的施工质量。最合适、质量有保证的灌浆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还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冰.水利工程施工灌浆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1):48-49.
[2]刘贵军.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思路构建[J].中国标准化,2019(24):122-123.
[3]王振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