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张利刚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张利刚1.2 徐炜1.2 杨淑君1.2 王
[导读] 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在国内逐渐深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恢复。
        摘要: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在国内逐渐深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恢复。可持续发展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所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保证国家发展的长远性,其中便包括水利行业。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应用作用
引言:随着社会的更新换代,我国机械制造业、化工行业等领域实现了跨时代的转型发展目标,完成了现代化改革。在传统制造业与化工业现代科技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给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森林环境等自然生态链带来较大损害。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基于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过于高速的发展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因此,开始结合发展现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水利工程等绿色发展措施,旨在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坏程度。那么基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水利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之一,水利行业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效用,以此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结合我国当前水环境情况而言,实施水利工程势在必行,旨在挽回我国的水环境损失[1]。
二、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多达356万km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65km2,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91km2。由此可见,我国多数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因为风力及水力导致,所以有效的水利工程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持而言异常重要。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存在于国内部分地区,全国各地区的农村、城市以及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水土流失问题[2]。
三、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一)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单就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水土流失所导致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枯水季节的水量减少,甚至是达到水源枯竭的程度,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土壤需水量减少以及梯田、水塘等淤积面积扩大,蓄水面积减少。首先是土壤蓄水量减少问题,调查表明,我国当前的土壤颗粒间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而空隙的体积就是土壤中水份的储存空间,其同时也是水源涵养的关键所在。其次就是梯田、水塘等淤积面积扩大,蓄水面积减少的问题。从水文角度分析,土壤蓄水量的急剧下降导致国内土地内径流数量激增,因此,较易引发涝灾,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枯水季节的蓄水量。
(二)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前文提到,水土流失问题减少了枯水季节我国土壤的实际蓄水量,因此,在洪水季节的蓄水量更多,但是在枯水季节的蓄水量相对较少,如此一来难免会加剧我国洪涝灾害的泛滥程度。国内部分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内陆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并且山体较多的地区较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从地理学上讲,山体与山体之间长年累月形成的沟壑、交错处减少,因此,山体的储水量减少,当前山体截流能力较差,并且土壤表面涵水能力相对较低,如此一来,水份渗入土壤的速度与降雨强度比较差异显著,因此,较易引发山洪灾害,从而时刻威胁着山体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质量。


(三)造成河库淤塞,影响水利工程效益
        近年来,国内大力建设水利工程,举例来说,长江三峡工程等等。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设促进了我国水土流失的控制,并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由于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因此,国内多数内陆地区及沿海地区的土壤表面裸露,同时在水力侵蚀的作用下,将大量的泥沙等物质冲向河塘、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严重的淤积造成了河库蓄水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河库的防洪能力,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河库的使用年限,甚至引发漫坝、垮坝等灾害。除此之外,河库淤塞还会造成沟渠江河的河床抬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河堤的行洪能力,最终导致洪水阻塞,宣泄不畅,河库水位急剧上涨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四)水环境质量下降
        众所周知,水环境对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颇深,如果国内水环境质量下降,那么我国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将会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土流失等负面问题的发生,使得洪涝灾害数量激增,且大量的洪水涌入江河湖泊,致使国内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沙量,同时也增加了水质的浑浊程度[3]。
四、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一)切实减少洪涝灾害发生
        水土保持就是指利用国家现有资源及条件,对生态环境中的水土资源进行维持与保护,以此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中,水利工程就是最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的具体应用效果体现在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众所周知,想要切实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首先需要改善其先天条件,也就是说需要优化山体表面土壤层的渗入能力,加快土壤层渗水速度,以此减少山洪、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二)切实减少水土流失量
        水土保持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的水土资源现存数量,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家水土资源的流失量。基于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国家相关部门开始逐渐重视水土资源现存数量,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针对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水土保持设施进行改进与完善,进一步优化了水土保持设施的性能与效用。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增加塘库以及河库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蓄水量,并以此提高水利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减少水库以及江河湖泊的淤积面积,有效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4]。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制造业、化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也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但是随之发生变化还有生态环境,其中水环境的损坏程度最为严重。本文针对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首先阐述了实施水利工程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中国水土流失现状,最后论述了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以及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鄂竟平.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03):1-20.
[2]李若凡,鲁培文,蒋磊.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探究[J].科技风,2020(07):186.
[3]韩妍.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8(02):68-69.
[4]晏力聃.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4):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