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坝区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田振方
[导读] 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决定坝区各防汛设备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坝区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可以系统性的对坝区配电系统设计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升坝区防汛工作的安全性。
        摘要: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是决定坝区各防汛设备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坝区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可以系统性的对坝区配电系统设计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升坝区防汛工作的安全性。笔者从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肯斯瓦特坝区配电系统的组成、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意义、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组成;影响因素;措施
        1引言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昌吉州玛纳斯县和塔城地区沙湾县界河---玛纳斯河中游的肯斯瓦特河段,枢纽区东距乌鲁木齐市约192km(公路里程);北距玛纳斯县城及玛纳斯火电厂约60km,距石河子市约50km;地理坐标为东经85°57′,北纬43°58′,工程设计目标为防洪,灌溉为主、发电为辅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该工程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主建造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项目之一。工程由拦河坝、右岸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990,最大坝高129.40m,总库容1.88亿m3,控制灌溉面积316.3万亩,电站装机容量100MW,设计年发电量2.723亿Kw.h,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本枢纽为大(2)型Ⅱ等工程。坝区主要设备包括QM2500KN/2*100KN双向门式启闭机一台、QP2x2000KN-60m发电洞固定卷扬式启闭机一台、QHSY-1600/300-6.0泄洪洞冲砂洞启闭机一台、QHLY-2×500-4.95溢洪道液压启闭机三台。该枢纽承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玛纳斯河下游104个农牧团场、316.3万亩农田灌溉工作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县域引水发电及灌溉工作。玛纳斯河为季节性河流,主要来水为雪山融水,每年6-8月为主汛期,历史上曾发生百年一遇洪水,对下游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因此保障库区用电可靠性,确保各闸门启闭机正常供电成为水利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2.配电系统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一般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组成系统。
        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经由输电系统的输送,最后由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个用户。
        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一般工业用电为10KV/400V)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由于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肯斯瓦特坝区配电系统组成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变配电系统作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的动力保障系统,采用7台欧式箱式变电站组成,通过3*50mm2交联聚乙烯铠装高压电缆连接。主进线采用3*70 mm2交联聚乙烯铠装高压电缆,为双进线设计,I段进线引至肯斯瓦特电站10.5KV 母线I段隔离变,II段进线引至近区110KV变电站。每段进线均配置VBG-10/630-25断路器一台,断路器两侧均配置手车式隔离刀闸。两段进线间通过10KV母联柜连接,配置630A母联断路器一台。主变压器采用两台500KVA干式变压器并列运行,配置有电容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可根据现场设备投运情况自动选择不同档位的电容补偿,平衡各闸门启闭机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大量感性负载,提升电路电压的稳定性,提高功率因数,提升设备的利用效率。二次继电保护方面,在高压进线侧装与发电厂房隔离变出口分别装设有一组CT,通过通信光缆,将对侧的电流、功率的方向传输到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将两端的采样值进行比对,以确定所发生的故障是在线路的内侧还是外侧,当发生区内故障时及时跳开进线侧断路器从而保护线路的全长,实现线路光纤纵差保护。
        4 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意义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防洪和灌溉。这就决定了工程运行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即保障下游104个农牧团场防汛安全及按时按量取水灌溉工作。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于玛纳斯河上游,是石河子垦区11座水库中蓄水量最大的一座,下游所在的石河子垦区共有军垦田278万余亩,坝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保障工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玛纳斯河自1901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共发生大小洪水上百次,1963年、1996年,1999年三次超标准洪水均对下游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肯斯瓦特坝区装设有包括雷达式水位计、翻斗式雨量计等水量自动监测系统以及为保障大坝安全运行沿大坝各高程埋设的位移计、拉力计等安全监测系统。为保障这些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提高坝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5 影响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主要的影响因素分为坝区配电系统的区内因素和区外因素。区内因素主要包含配电系统自身的运行故障包括变压器、配电装置自身的内部相间、线间短路等以及坝区用电设备本体运行故障导致的停电。坝区设备按照使用频率分类,可分为I类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设备)、II类设备(运行)、
        6 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加强管理组织领导,健全管理网络。在站领导的组织下,健全配电可靠网络。组织宣传供电可靠性的管理的重要性,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对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定期进行有计划的检修。在检修管理工作中,将可靠性管理与运行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组织安排人员检修时,要与各单位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停电时间。
        (3)加强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对电气设备、电力线路进行巡视,建立值班表,安排工作人员24H值班,以便对问题及时处理。安排人员交替进行巡逻,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设备、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加强供电部门与用户间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停电的次数和破坏性。积极做好新产品推广工作,如SF6开关、真空开关等,提高配电网装备水平。
        (5)加大供电管理的力度,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与当前运行方式的用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
        (6)从管理、技术、制度、科技以及电力营销提高配电人员自身的素质,营造良好的供电可靠性运营氛围。
        7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实践性措施
        (1)加大电力系统改造管理的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只有配电系统的结构合理、健康灵活,才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不断提高与改进网架结构,使电网运行的方式更加灵活可靠。
        (2)中性点接地和配套技术的应用。现在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地容性电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改变和配套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系统的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了由于设备破坏而形成的事故。
        (4)改进电网中的接线方式,确保线路运行的灵活性及负荷水平的适当运行。
        (5)选择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
        (6)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
        8 结束语
        供电可靠性直接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供电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施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化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电力企业管理的诸多方面,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2]SL252-200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3]GB50201-2014 《防洪标准》
        [4]1004-734401-0110-02韦林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分析 大科技 [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