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李民佳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李民佳
[导读] 本文将分析水土流失造成的原因、危害、特点及表现,并给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改善措施。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发电、灌溉和防洪等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加上环境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地区,施工时会出现大程度改造自然环境的情况,直接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出于对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文将分析水土流失造成的原因、危害、特点及表现,并给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改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
        引言
        规模大和周期长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本特征,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扰动,这也是当前项目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强对建设区域水土的保护,成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关键点,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生态水利水电和民生水利水电为背景,积极落实水土保持理念的相关要求,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力度的增强。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就是由于水土流失而引起的,给人们带来的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员安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考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
        破坏地表,改变原地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破坏了原地貌,使原本自然和谐的景观被破坏,比如永久占地区域裸露的大坝坝肩、生硬的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等,临时占地区域的料场、渣场、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通过地表挖除和占压等方式,改变了原地貌,使得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保土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坝的填筑、堤防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土料、石料和砂砾料,取料过程中,不仅损坏了地表的植被,且在后期留下来极易产生土壤侵蚀的表层,或为易风化的岩石层、或为松散的土质层,表层的抗蚀性迅速降低,遇到降雨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也破坏了生态景观。
        2水土保持理念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应当养成一定环境保护意识,养成一定水土资源保护理念,积极对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工作,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都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作为依据,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引导施工人员科学合理的应用水资源,施工人员自身也应当尽可能做到不浪费,水土保持理念的施行原则是,认识到水土资源保持是人人有责的,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不单单是应当在思想上重视这一问题,也是需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应当妥善完成准备工作,编制问题应对方案,实时动态对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切实依据水土保持理念,节省水资源,科学合理地对当地植被进行保护,将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的发生几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之所以需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行水土保持理念,在各个投入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当中,施工单位应当在水土保持理念的引导之下开展各项工作,尽可能让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都养成这一理念,并了解到怎样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好;除了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还应当将我国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找寻到适应性比较强的问题解决措施,在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做出保证的前提之下,将资源浪费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的改善措施
        3.1优化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应该对挖填土石方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产生过大的地表扰动。尤其是在水库大坝的设计当中,应该加强对地质条件和地形状况的有效勘察,优先选择混凝土坝,能够有效降低建设工作对地表造成的破坏。

在输水工程的设计当中,应该明确高填和深挖工作要求,对高填方案和渡槽方案、深挖方案和隧洞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保障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除了应该考虑到施工成本的因素外,还应该尽可能减少大回填和大开挖施工,加强对建设区域水土的有效保护。在围堰工程的设计工作当中,传统土石围堰呈现出一定的弊端性,可以采用钢结构围堰进行替代,减少对水土的扰动。在堤防工程的设计环节当中,堤防边坡比例的设计尤为关键。在传统设计方案当中,1:3为常用比例,在实际工作当中可以适当应用1:2的边坡坡率。
        3.2因地制宜,强化水土保持治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两点,一是点状水土流失,二是线状水土流失。因此,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措施。首先要分析当地的土质构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采取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时,要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兼具两种方式的优点,实现更高标准的水土流失治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还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地理特征和水文特征,根据土地性质的不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需设置防护挡土墙,增加植被覆盖等措施增强土壤的保持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有效治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
        3.3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会直接对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节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水土保持理念之所以需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就是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因为自然因素本身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特殊的天气,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问题,并科学合理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相关单位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切实依据本地区的施工特征,编制出不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也可以对有效保持当地水土的方案。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科学合理地对各项工作的进度进行安排,有效控制施工的占地面积,在短时间内需要回填的土壤应当就近堆放,及时完成回填工作,尽可能规避重复开挖问题的出现,并在施工结束之后,及时将遭受到破坏的地表植被复原,以免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发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3.4优化水利水电边坡设计
        边坡设计是水利水电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浆砌石或喷混凝土防护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的传统措施,这两种都是硬护坡设计,由于这种方案对周围地表的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应用范围在逐渐减小,因此新型水利水电边坡防护技术,如混凝土植物混合护坡、蜂窝式网络植物等此类新型绿色边坡防护技术,可以起到利用植被防风固土的效果。坡度方面尽量选择较低的坡度,最大程度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居住的同时也对保护自然引起了高度重视。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水土保持理念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将其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使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不断提高,为营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春.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其治理措施[J].创新科技与应用,2017(14):206.
        [2]郑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民营科技,2016(04):102-108.
        [3]陈炎松.水利水电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
        [4]张帆,杨磊,尤雪静,艾磊,田路.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