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07期   作者:李莉
[导读] 本文基于高边坡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意义,分析影响高边坡稳定因素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了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应用。
        摘要:现如今,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正是我国水利工程得以规模化建设的主要原因所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投入使用也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环节中,却会经常性的遇见一些高度超出安全限制的边坡,为了最大化降低这类边坡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的威胁性,就需要使用到高边坡加固技术。本文基于高边坡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意义,分析影响高边坡稳定因素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了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高边坡加固;应用
        1、水利水电施工中边坡加固的意义
        就目前的水利水电施工情况中,最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高边坡施工中的加固问题。而这所谓的高边坡就是一些岩石性质及土质的边坡的高度超过了施工规定的限度,这些高边坡因其自身高度超出了限定数值的,再加之自身组分性质稳定性较差,导致整个高边坡的稳定性都相对较差。比如,在挖掘水库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边坡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来保障整个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性。如果没有针对高边坡做出相应的加固,一旦受到过度的工程施工振动影响,就会出现相应的崩塌及滑坡现象,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会对整体的工程施工进度、建设质量及工程投入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通过高边坡加固技术的有效运用,就可以极大的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并可以确保的工程得以按时完成,带来一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导致高边坡稳定性丧失的因素分析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对其建设质量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就是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绝大部分都是在山地地形中修建的,为此,在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之前,需要针对所选施工区域做出全面的勘测,根据勘测工作得到数据开展水利工程设计工作,虽然目前的水利水电建设都可以做到设计之前的地质、水文环境的勘测工作,但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还是会有部分设计人员使用了不合理的方式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如此一来,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环节中,就必然会影响到高边坡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水利水电工程一般而言,其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并且所需的建设投入资金也是十分庞大的。这就导致部分施工企业为了最大化自身经济效益,选择一些不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建筑材料。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而是建筑材料自身的强度不符合工程施工建设需求,使得高边坡的加固工作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为了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任务,往往会强行缩减施工周期,而这就需要采取爆破及凿挖等方式,这些方式都会极大的影响到高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高边坡的下滑也是水利水电施工建设中常见问题之一,导致其出现下滑问题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因素包括降水、底层岩石的变动、水文情况变化等。岩石自身的构造不稳定或者是岩石出现裂变都会极大的降低整个高边坡的稳定性。
        3、水利水电建设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
        3.1锚固技术的应用
        锚固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高边坡加固中的常用技术之一,其主要做法就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或者是高边坡土层的一侧将受拉杆进行固定。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锚固洞加固形式。

这种锚固技术在提升高边坡稳定性上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以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顺序进行逐层的加工,避免以为施工顺序出错反而进一步降低高边坡的稳定性。
        第二混凝土浇筑护坡技术。这一高边坡加固技术也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方式,主要的建设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合理选择材料配置数值及材料种类之后,将之进行均匀搅拌,随后进行浇筑工作即可。这一加固方式在施工的速度、工艺简单性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并且在施工建设成本投入上也相对较低。这一技术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中,是需要和锚杆结合进行使用的,可以做到进一步提升加固工作的实际效果。使用这一技术之前,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安装锚栓之前,要将施工区域周边的碎石块全面清理出去。
        第三,预应力锚固技术。这一技术就是将锚索锚固在高边坡的深层岩石中,借助锚索将力作用在整个的混凝土框架上,并将预应力施加在高边坡的坡体,通过挤压坡体内部原有的松散岩石,在大大提升坡体内部的摩擦力及压力的基础上实现坡体加固的目标。
        3.2混凝土抗滑结构的应用
        混凝土抗滑结构在高边坡加固工作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沉井法。所谓的沉井就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此类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以具体受力程度、施工现场及基坑环境作为基础。在计算出具体的下沉重量结果之后,就可以精准的设计出沉井的井壁及横截面的厚度,这一加固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其中难度最大的两个步骤就是沉井的下沉及沉井封底,沉井下沉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具体质量,在这一环节中,还需要注意混凝土本身的强度需要符合工程建设需求,除此之外,下沉中的偏差指数需要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而沉井封底这一步,需要注意的就是封底基面的清洁程度。第二,混凝土挡墙技术。这一方式有着较为简单的结构及工艺较为简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挡墙自身的重量来阻止滑体的下滑。
        3.3排水减载加固技术
        这一高边坡加固技术也可以分为如下的两个方面:第一,反压减载加固。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清理高边坡施工中的滑坡岩石,并同时降低下滑的下滑力及压力,单纯的使用减压技术是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的,只有在结合使用的反压及减载技术的基础上,才可以将滑坡体的碎石推动到边坡的部位上,从而大大降低滑坡力数值。第二。地表排水加固技术。在地表水和滑坡体融合之后,不但滑坡的重量会有所增加,还会进一步提升滑坡力数值。为此,将水分排除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滑坡体的滑坡力,以此来实现高边坡的加固目标。在处理高边坡上的地表水分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高边坡岩体的地下水位进行降低,从而为高边坡稳定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水平方向钻孔、盲沟挖掘等方式是的最为常用的浅层地下水排除技术。在排除高边坡地表水的过程中,需要以封堵开裂黄土为基础,随后按照其具体流向设置排水渠即可。
        4、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满足日益增长能源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其建设过程中,高边坡作为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选择锚固技术、排水减载加固技术、混凝土抗滑结构三种技术来加固高边坡,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1):289-290.
        [2]谢良冬.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201-202.
        [3]高嘉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285-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