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智能电网的投入势在必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正是推广与发展智能电网的最佳时机。智能电网在整个的电力运营
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变电站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的智能化上,智能变电站不仅在技术上采用了最新的传感器技术、智能组件技术以及光纤
通信技术,还将一些开关等设备也进行了智能化的提升,而且电压电流互感器技术目前也在发展中,很快就能够完善并且投入使用。基于此,本文章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在我国地下变电站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消防要求提升,对地下变电站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和新问题。本文简述国内地下变电站的建设现状,分析地下变电站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地下变电站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应研发适合地下变电站使用的专用电气设备,并编制专门针对地下变电站与非居建筑合建的防火规范。
1智能变电站特点
1.1智能变电站特点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有很大不同[1-4],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变电站在数据采集以及控制指令、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交换方面引入了通信网络。(2)对设备信息的控制方面也实现了智能化,选用了智能开关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型一次设备。(3)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管理上采用了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程序化控制,能够自动地进行故障分析和设备的状态监测。
1.2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重要性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在高速推进,保证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的电能供应至关重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和设备维护能够将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有效预防,同时高压和低压的隔离使变电站电能运行故障的概率大大降低。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计算机控制模式,因此其在运行维护和设备维护工作中采用的是计算机排除方法。高端智能变电站相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成本较高,若不能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维护和设备管理,将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设备出现损毁等情况,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工作开展,主要是通过定期维护消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提前预防和解决,有效减少正常生产中的成本投入,对我国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常见问题
2.1快速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这对于运行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来说较为复杂,是一个繁杂、系统性较强的过程,在传输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用到交换机,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合并单元,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不仅仅只需要交换机的协助,还需要合并单元来配合,这就使得数据传输时间有所增加,给运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终端在整合信息数据整合时必须要在跳闸口处完成,这就给保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变电站传输信息速度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传输速度要慢6ms左右。
2.2?运行管理严格程度不足
变电站在运行维护过程中,运行机制是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即任何操作的执行都需要符合相关的制度,才能够保证运行工作的稳定。当前,很多智能变电站并未设置专门的安全防范装置且应急预案缺乏,这导致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后人员不知如何进行规范的操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人员并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严格查看,日常的检修工作人员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并未进行严格的查验。运行标准的缺乏和不规范,使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查和解决,导致后续运行中隐患不断积累,最终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
此外,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知不足,造成人员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并未有效落实管理措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后期扩建影响较大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由于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了对电力的需要,故而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规模自然不是能够一劳永逸的。当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规模无法满足城镇人民的生活需要时,就必须要进行智能变电站的二次扩建设计。但是二次扩建设计会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扩建期间,变电站本身要停止工作,然而变电站一旦停止工作,那么就会引起变电站周边范围内的人们无法正常的使用电力资源。
3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性措施
3.1?引入开展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性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引入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运维工作管理质量和安全性。智能变电站中通过新增特殊的过程层设备和合并单元对整个变电站的运维工作质量进行管理[1]。此外,不仅应对设备进行规则的命名和编号,而且应完善不同设备参数设定以及相关的备份工作。通过这些操作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丢失,保证信息安全。实际现场操作中,引入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措施,通过工作票的填写进行实时记录,能够有效避免员工遗漏安全维护中的相关步骤,提高设备检修维护操作安全性和规范性。
3.2设备管理
智能变电站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特别是重要的区域和环节更是如此,对于重要的设备要加强管理,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对此,要加强设备的档案管理,全面整合设备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加强设备的操作管理。具体来说:(1)要严格控制好操作票。(2)要严格遵守规范来进行倒闸操作票的科学管理。(3)要严格落实考勤制度。(4)要对各阶段的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3.3系统异常运行时的维护
设备的继电保护会出现多种故障类型,以防止故障的扩散,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根据这种故障的类型,做好相应解决方案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智能继电保护设备的异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网络信号传输设备故障,故障位置的确定,对网络图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必须通过深入了解才能充分解决问题。第二网络传输设备的故障,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该问题出现之后会对变压器的保护、过负荷的联切和母线的保护等会造成影响,因此解决方案是分析网络结构,利用专业的技术指导完成对系统故障的处理。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智能变电站装置中,也会出现MU障碍,在这个障碍发生时一般是智能变电站发生了故障,所以必须注意零件细节,制定完善的修理计划,指导检修工作的有效进行。智能变电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智能终端所产生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中。因此,在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详细了解智能终端的特点。小心谨慎的分析智能终端问题,必须对智能终端故障原因进行彻底分析来解决对所有设备出现的影响,并且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对设备的维修。
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为了保障其快速高效发展,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及时总结运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和缺陷,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为变电站的高质量、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良鹏.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问题与对策[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3):42-43.
[2]舒诗雄.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238-239.
[3]黄彬彬.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250-251.
[4]刘彬.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222.
[5]陈凯.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