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的易燃易爆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说明,针对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易燃易爆、事故、特点、对策
一、我国的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及毒害事故典型案例说明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及毒害事故,其中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最为严重,对我国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其中以以下事故最为典型:
1、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主要爆炸化学物品为氰化物,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者,其中以公安、消防、民警为主要伤亡人员,财产损失高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近代以来代价最高的事故。
2、2015年7月16日7时38分,山东日照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0立方米液态烃球罐起火。未发现人员伤亡。
二、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及毒害事故案例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1、定义:关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概念和定义,系指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2、分类:目前最常见的、用途较广的该类化学品有1000多种。其中参考百度百科的分类,该类化学品可以分为九大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9、其他。
3、特点:易燃易爆火灾、爆炸及毒害的危险源往往都是具有易燃易爆性质、扩散性、可缩性和膨胀性、腐蚀性、窒息性以及氧化性等特点的化学品,然而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就会出现危害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大、影响大、损失大,扑救困难等局面。
三、针对易燃易爆事故,我们的应用对策
1、安全防范管理
危险品库房、实验室、锅炉房、配电房、配气房、车库、食堂等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防雷、报警装置等设备要定期检查,不得随意拆除和非法占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腐蚀和性质相抵触的各类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并设置明显标志。仓库及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场所使用防爆灯具。木刨花、实验剩余物应及时清出,放在指定地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必须专人保管,保管员要详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牌号、质量、数量、查清危险性质。遇有包装不良、质量异变、标号不符合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忌水、忌沫、忌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准在露天、低温、高温处存放。容器包装要密闭,完整无损。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库房周围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库房内物品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凡用玻璃容器盛装的化学危险品,必须采用木箱搬运。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和倾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查出隐患,要及时整改和上报。如发现不安全的紧急情况,应先停止工作,再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2、运输措施
2.1在运输过程当中因装卸违反操作规程、包装不合格、车辆技术不过关、违章溜放、违章驾驶、装配隔离不符合要求、灭火方法错误等原因造成的爆炸。不论使用何种运输工具,都必须符合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运输的技术条件和要求才可,否则不得承运。
2.2承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车站应设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专运货场、中转仓库、装卸线路和保证安全的装卸设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货场要与其他物品货物分开设置,在总体布局上,必须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货场设在城市的郊区。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货场内,对易燃液体应当设置专门的货位和堆栈栈台。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货场还应设置专门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中转仓库。
仓库的占地面积及防火墙隔间的面积可比其他仓库的面积增加一倍,但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库房四周50米范围内严禁任何明火。货场内一定要有不受铁路列车阻拦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力求短捷、应尽量避免与铁路交叉,如必须交叉时,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
消防水池、消火栓距最远的库房或堆场的距离不应大于150米。此外,每个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库房或堆场还应设置扑灭初起火灾的灭火器材。
3、生产使用
3.1生产工艺的基本防火防爆措施
3.1.1控制和消除可燃物:(1)爆炸危险场所加强通风:①正确设置通风口的位置;②合理选择通风方式。(2)防止可燃物料的泄漏和空气渗入。(3)严格清洗或置换。(4)惰性介质保护。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5)控制可燃物料的排放。在化工生产中排放的各种废料内往往含有可燃物,排放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限制排放量、综合利用回收、在下水道设置水封井等。(6)改革生产工艺,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7)管理好可燃性和氧化性的物料和产品。
3.1.2控制和消除着火源
点火能量的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光能和化学能。按产生能量来源的不同,引火源可分为7类:明火、撞击与摩擦、化学反应、电火花和静电火花、高温物体、日光照射与聚焦、绝热压缩。对工业生产中能够引起火灾的各种着火源,应根据其产生的机理和作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3.1.3控制工艺参数
石油、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主要是指温度、压力、流量及物料配比等。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安全限度之内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实现这些参数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3.1.4预防措施
(1)设置信号报警。在生产过程中,当出现失常情况时,为了能够警告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火险隐患,以防蔓延扩大,可安装能够发出声、光或颜色等信号的报警装置,如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仪等。(2)安装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只能提醒人们火灾事故正在形成或发生,但不能自动排除故障。因此,应当设置在形成火灾危险状态时能自动消除火险的保险装置,如管道中安装的紧急切断阀、安全阀、爆破片、保险丝等。(3)采取安全连锁。安全连锁就是利用机械和电气控制依次接通各个仪器及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4)设置阻火设备。阻火设备是一种防止外部火焰窜人有着火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容器,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间扩散的一种安全装置。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及时有效地灭火,包括安全液封、阻火器、防火墙等。(5)设置防爆泄压设施。在有爆炸危险的压力设备和化学反应设备上安设防爆泄压设施,可有效防止建筑、设备容器的爆炸,减少爆炸造成的损失,包括安全阀、爆破片、放空管等。(6)布置分区隔离。在总体设计时,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根据工业企业的特点及其相邻工厂或设施的特点,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局。石化企业应布置在邻近城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7)设置灭火设施。(8)生产调度中心设置消防通信设施。
3.2安全管理
由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3.3销毁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因质量不合格,或因失效而变态废弃时,要及时销毁处理。销毁处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在指定的地点采用指定的安全可靠的方法销毁,禁止随便弃置堆放和排入地面、地下及任何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