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作者:姜从平
[导读]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是很多音乐教师为之苦恼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观摩学习,大胆尝试着改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跨入艺术殿堂的敲门砖”,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要从点点滴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去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而课堂导入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导言就是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步骤。如果一节优秀的音乐欣赏课能把孩子带进充满“奥秘”的艺术殿堂,那么精彩的导言就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我们应该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去自由创新自己的教法,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欣赏内容的前提下,自由创新出一些好的导入方式,将一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都设法运用。
        例如:在一年级欣赏《小青蛙》时,由于这首歌音乐形象很鲜明,从乐曲中用模拟手法奏出的青蛙叫声,学生很容易捕捉音乐形象。可这样对学生说“今天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谜语: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并在学生欣赏前设问:“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什么小动物的叫声?”问题浅显易答并富有趣味性,从而轻松愉快的引入新课,学生兴致勃勃的开始聆听,教学效果非常好。在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音乐、视频、环境布置、道具等元素,采用创设情境、现场演唱、听辨乐曲等不同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状态。
        二、要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热情,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小学音乐欣赏课必须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那么,在音乐课堂中“动”的形式有哪些呢?
        1.动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欣赏一部作品熟悉它的旋律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乐曲主旋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听了乐曲后的感受,唱一唱乐曲的主题旋律,模拟乐曲中动物的叫声或乐器的声音,还可以让会吹口哨的学生动口吹奏乐曲。
        2.动耳。音乐是听觉艺术,“以听为主”是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以听为主”不是盲目地听,而是带着问题听,也就是说要有思维参与地听。要让学生听辩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乐曲演唱(奏)形式以及乐曲的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基本情绪、过程、力度等。


        3.动眼。音乐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大都具有经验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借助图形或符号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看谱唱词、看图识常用记号、看图识音乐家、看板书、看视频资料等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体验音乐作品。
        4.动脑。音乐是最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音乐自身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多媒体等现代视听设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促使音乐感受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在音乐实践探索中发现、掌握和创造地运用知识。
        5.动身。欣赏音乐时,人体感官除了听觉和视觉活动外,还有运动器官的活动,音乐节奏的长短交替、旋律起伏和抑扬顿挫,都与“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作品,适当引导学生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用身体动作对音乐要素加以体验,主要包括动手——用手指挥、击拍、划拍、捻指、模仿乐器演奏姿势等;动脚——用脚踏拍、跳舞等;动头——跟随不同风格的音乐点头、摇头;动腰——跟随音乐来扭动腰部。这些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地听辨音乐,兴趣盎然地参与音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6.动笔。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有时比嘴还会说话。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听了音乐后把对音乐的感受动手用图形线条、符号画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表现中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要给人美的享受
        音乐属于艺术范畴,而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给人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一堂音乐课让人无动于衷、头昏脑涨、瞌睡打盹肯定不是好课。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方方面面美的环节。
        首先要选择音乐作品的美。一首好的歌(乐)曲,会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的音乐素材美。备课时,要准确地掌握一堂音乐课中美的激发点,一环环地将教材的内容美、形式美、旋律美、情感美、节奏音色美、调式及和声美发掘并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和认识美,初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冲动。另外要注重教师的歌声美,琴声美,表情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音乐基本功。在老师的带动和启发下,让学生也进入各种美的境界之中。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服饰美,动作美则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总之,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我们要走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积极探索实践多感官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开展有效教学,打造生动活泼、精彩灵动的音乐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