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的培养朱波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作者:朱波
[导读]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
        摘要: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但是,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因为操作失误等造成学生扭伤、擦伤等,突发严重疾病者还会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的安全指标,保证学生的身体、生命安全,教师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安全意识教育。本文通过分析运动事故的危害,提出增强体育课堂安全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意识培养
        引言
        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专业的课程安排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标准,并提升学生的各项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指标。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还能够借助各项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能素质,并挖掘自身运动才能,部分体育活动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在保证体育运动量的基础上降低体育事故的发生率,教师就需要严格把控学生的运动情况,同时还需要在日常课程中为学生普及专业的活动安全条例,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1]
        一、小学体育运动事故的危害
        由于小学学生身体体能有限,日常运动时间较少,因此,在体育課堂上部分学生无法适应课程安排的运动量。再加上小学体育课堂对体育器材、体育用具的使用量比较频繁,受到体能限制和器材使用错误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常常会擦伤、扭伤等。并且,部分小学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了解不够,不能向体育教师及时汇报自身疾病,不利于教师安排体育课程安排,也不利于体育教师帮助学生规避体育运动事故,严重者还会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质量。此外,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责任,会缩减体育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小学学生的体能素质锻炼要求,这就会让学生养成错误的运动思维,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容易出现学生怕累、怕苦等不良现象,该现象的循环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能,从而导致体育运动事故多发。
        二、增强体育课堂安全质量的有效措施
        为了降低小学体育运动事故发生率,体育教师就需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相关条例,对小学体育课堂做出以下调整:
        1.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由于小学班级学生数量多,学生年龄小,教师无法保证时刻了解到学生的活动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体育教师就应该在课前为学生详细地介绍相关安全知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并能够在运动事故突发时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例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详细的介绍篮球场地的分布和不同职能的球员负责的区域范围,以及篮球的具体使用方式,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尽量避免碰撞、扭伤等。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充分讲解打篮球的过程中常见的受伤情形和错误的操作,以及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如何第一时间降低事故对自己的伤害,从而帮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体育运动的伤害率,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此外,除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降低运动事故发生率以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运动时穿运动鞋、运动服的习惯,以及运动前摘掉项链、手链等硬物,让学生养成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正确安全意识,从而保证体育课堂的安全性。
        2.增强活动关注,保证安全预防可行
        由于小学学生大多好动爱玩,对各项事物的好奇心重,在体育课堂中难免会遇到样式新颖的运动器材。为了降低体育运动事故,体育教师在器材分发前就应该先通过详细的实验证实器材的安全性,考虑清楚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事故,同时还要针对以上问题做出详细的风险预警方案,保证学生出现突发事故时能够在最佳治疗时间范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为了减少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对学生的伤害,在进行练习之前,教师就应该先带领学生将所用场地清理干净,选择地面平整的场地,并将场地内的石子等硬物清理干净,同时还必要在上课之前为学生详细讲解器材的使用方式,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用程序,从而在保证体育课堂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课堂质量。[2]
        3.合理安排训练,降低体育运动风险
        为了降低体育运动风险,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前还需要结合各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锻炼接受程度,适当缩减整体体能较弱班级的课程安排量,并适当延长体育锻炼项目接受能力弱班级的专项训练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每个专项运动。例如,在进行速跑这一专项训练时,体育教师就可以适量缩减体能较差班级的课前热身跑步量,增加热身项目时间,让学生在保证体能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身体活动量,从而让学生在正式速跑训练时保证自己用充足的体能支持,减少因为脱力等问题产生的摔倒、扭伤等体育事故。此外,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也应该按照年龄指标适当调整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减少体育教师的授课压力,从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每一个专项运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降低体育课程运动风险。
        结语
        学生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而加强体育锻炼则必须增强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安全意识。解决安全问题是能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安全问题则是全体师生的重点工作。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为了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就应该按照学生年龄段体能锻炼的需求,合理安排运动量,并为学生及时普及安全知识,让学生养成自身保护的良好习惯。同时,为了降低体育运动事故发生率,体育教师还必要详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杜绝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突发重大疾病的安全事故,从本质上保证小学体育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顺立.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0(3X).
        [2]孙洁.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3):138-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