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学并非是一个固定的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多样化的内容。在现阶段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融会贯通,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方也要和家长方面进行多沟通,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本文基于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新课程标准坚持目标统领教学,提倡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生健康的主题,把教学的精力集中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问题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构建中学体育与其他课程衔接的教学体系。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让体育教学促进其他科目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课堂的现实意义
对于体育课堂而言,它不但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项目的动作技术,而且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使其深入了解体育的本质内涵,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首先,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比如立定跳、慢跑、足球、乒乓球等项目动作,都能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供应能力以及身体的免疫能力。运动结束后,学生的大脑神经会变得更加兴奋,精力充沛,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有助于提升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改下,由于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活力无限,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次,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二、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体力去学习文化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体育课程。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多样化的体育知识,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体育锻炼。此外,在体育课堂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训练情况,学会赏识学生的体育特长项目,给予鼓励和展示的机会,助其成为体育健儿。
三、多样化教学
当然多元化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学生们排队做操,教师在前面进行一定的演示,将一些规范性的动作交给学生们,其实这样往往会降低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是将体育课看成了一项应试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不能够更加好的融入到整个集体当中。在新课标理念下,为了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既包括现代技术的教学方式,也包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师要能够参与其中,在其中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并能够及时的跟学生沟通,让学生们认识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有很多好处。
而且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而言,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要局限于学校内的一些活动,还要能够带领学生们走出去,去一些更大的场所认识到体育的多样化,而且还要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带领学生们观看一些国家的大型比赛,带领学生们感受到体育竞技的乐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够将体育精神应用到其他学科当中。
四、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
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以此来解决面临的困境。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为此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50m跑等常规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引入新型的教学项目,包括武术、健美操、乒乓球、排球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特点,适当组织一些参与人数较多的体育游戏项目,适度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运动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3]。同时,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当充分分析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能状况等因素,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运动强度和锻炼内容,组织学生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完成后适度放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设置考核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的体能状况,保证整个班级有较高的合格率,避免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
五、依据学生能力基础,开展专项的层次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先天体质都不相同,加之后天训练的程度不一致,所以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距特别大,为了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开展专项的层次化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体能成绩获得更快进步,而且使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层训练,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成就感。以篮球训练为例,教师可以把篮球教学的视频分别为大家录制好。针对女同学加强投篮、运球等的训练,而男同学则需要再此基础上,再增加过人、团队协作等的训练。男生的整体水平也不一致,教师可以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对学生的短板,开展强化训练,能力弱的加强基础训练,能力强的学生则把重点放到组织攻防之中。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训练兴趣和自信心,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把他们编成一组,让学生们不为竞争,只在切磋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结束语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是不可少的课程内容,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缓解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强身健体,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组合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体育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高,为解决此类问题,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荆宏刚.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8):63-64.
[2]朱上军.基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7-28.
[3]姚金元.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