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作为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和转化,在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重点加强对高中生品质的建设。在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与控制,全面提升高中生整体的综合素养,将素质教育有效的落实下去。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基于高中生自律能力培养的班主任管理举措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高中生;自律能力;教育管理
前言:在高中阶段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品质建设,并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进行有效的干预,通过多种举措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能够也能够通过班主任的管理和引导,让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品质素养。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根据这一目标对具体的管理举措进行创新。
一、开设心理课程,增加自律心理认知,唤醒自律需求
为了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自律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心理课程的合理开设[1]。让学生形成积极性的心理意识,通过心理状态的调节,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认知,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自律与自我管控形成良好的认知。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根据平时对高中生的了解,深入分析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以及具体的心理诉求,之后,融入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构建完善性的心理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心理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和学习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内心更加认可和接受自我管理与控制,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建设。例如,作为班主任可以围绕高中生为中心,就“不同环境下的我”开展心理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就的家庭、校园、社会等不同环境下自身需要履行的职责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进行明确,例如引导学生就校园环境中如何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与同学进行和谐、友好相处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自律心理建设。
二、利用班会课,强化目标与责任,激发自律内驱力
在高中阶段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品格,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班会在此方面所具有的助力作用。根据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对班会主题进行合理的明确。之后,构建开放性的班会环境,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主题进行自身思维的有效发散,结合生活实际做好观点的总结与阐述,让学生在班会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品格素养。
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就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健康防护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站在自我健康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班会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对从自身做起加强健康防控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品格,在疫情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全面的自我防护工作。
三、利用德育实践,广泛预知风险,增强自律决策力
在高中阶段为了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的自律能力,作为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功能价值。并根据高中生的实际需求重点加强德育目标的明确,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趣味、丰富的实践活动[2]。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自律能力的建设方向进行明确 ,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自觉规范自身的思想认知,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与成长过程中所包含的风险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以自身的自律意识为支撑进行风险的预判,做出正确的决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说,教师需要将《论语》等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德育实践活动当中,引导围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体谅别人。或者结合生活实际组织校园卫生维护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重点加强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自律品质建设。
四、实施自主性的班级管理,立足实践反思,提高自律执行力
作为班主任为了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品格,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形式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践行生本的思想观念,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3]。也就是说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有效发挥班干部的功能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引导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综合实践体验进行自主反思,不断优化,全面提高自身在自律方面的执行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高中阶段针对学生开展自律能力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促进学生素质品格建设以及实现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有效创新。通过开设心理课程,组织班会活动,践行德育实践,开展自主管理等多种举措,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意识,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覃玉琼,廖凤燕,王琦.浅谈“积极关注”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43-44.
[2]南文波.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型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4.
[3]陈显浪.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