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兴起争发展。有效地促成了我国民众的国民意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不仅是一股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而且还表现为一次次前后相继的民众实践运动,甚至是各种政治力量手中的重要招牌,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近代学校历史教育中的民族主义。
关键词:近代学校;历史教育;民族主义
正如人们已经注意到的,“民族”的概念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富争议的问题。与此相关联,“民族主义”也同样是一个复杂而难以界定的概念。由于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生存与发展之历史条件的特殊性,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更是有着自身不尽同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复杂性。
一、“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为蓬勃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其传播范围和深入人心的程度甚至超过民主制度与共和观念。大量文献指出中国社会的民族主义思潮愈演愈烈,并试图从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政治动员、对外关系等不同角度寻找其源头。早在1971年,人类学家纪尔兹就指出了关于民族主义的驱动作用,称民族主义是历史匕最具有创造力的驱动力量,并将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促进更多创造性的变革。这些关于民族主义驱动作用的结论是在大战后大量新国家的独立和崛起等现象中得出的,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及世界格局的再次变化,民族主义又进~步在欧洲等地区表现强劲势头.更进一步证明该结论具有广泛适用性。原生主义将民族看成是基于稳定内部认同的、长期存在的绝对实体。绝对的原生主义者认为民疑蚁的根源是内嵌于人类社会当中的原始依存,如奥布莱恩认为民族主义是基于人性的自然需求。因而是一种不会轻易消失的力量。无论政治经济生活怎样改变。民族主义将以积极或消极的形态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民族主义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具体来说,民族主义既可以作为某些历史事件的起因,又会在事件发生的整体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和进步发展。这就表明民族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因果位置的灵活转换特点,民族主义还帮助学者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深入我国近代史,为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历史特征
很多文献都对中国近代史的民族主义进行了较多的定义和解释,其中比较权威的例如北京大学藏运祜副教授对民族主义的概括,他从六个方面总结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历史特征,主要分为:
1.中国是有历史传承的多民族国家,以朝代为标志的传统民族主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2.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国内外的诸多变革催生的结果,因此很不完善:
3.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真正意义上是主要为了抗御外敌、完成中华民族的独立;
4.国家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没有真正完成建立“国民国家”的任务;
5.孙中山为首倡导的民族主义,最终演变为训政、独裁的法西斯主义政权;而真正的民族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民族革命,并没有承担起民族主义的任务,达到实现民族主义的最终目的;
6.深入剖析之后发现,中国民族主义的倡导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如粱启超等人,因此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相比较而言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三、近代学校历史教育中的民族主义分析
1.蕴含着民族主义的军国主义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天朝的大门,稚嫩的民族主义思想已在酝酿。1895年甲午战败及以后形成列强瓜分狂潮的局面,更加强烈地刺激着民族意识的觉醒。
“自强”之梦的洋务运动被彻底粉碎,试图从内部迫使清政府改革的戊戌变法也昙花一现,企图以新政挽救危亡,推行“癸卯学制”亦不过近代教育的花架子,扬花柳絮装饰一番罢了。一个习惯于威权政治且必须由威权人物控制的朝廷,此时既无威权机构更无威权人物,历史注定了清廷在必然灭亡的同时,也成为民族主义者喊打的落水狗。现实已把中国人逼上了绝路,有智识的读书人和有血性的青年人开始寻求救亡之路。探究民族衰败、危亡之缘由,深感不止是武器的落后,还在于科举文武分途导致的“重文轻武”的民族性,反观日本、德国的“尚武精神”之培养,实则其强国之道。
2.纠葛于民族主义的世界主义教育。本来国耻的意识很容易唤起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意识。但国人似乎天生乐观,自19世纪中叶后的70余年里一败再败,却没有凝聚出一个鲜明的民族主义来。世界流行什冬,我们就跟着做什么。像20世纪20年代的实用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其中潜伏着某种民族主义意向,但毕竟还不能成熟民族主义。比如,学习美国,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的I922年“新学制”,列出了七项指导思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它昭示着已从“师日”转向“师美”、“师欧”,由传统的“天下观”向现实的“世界观”转化。这样的背景使得20世纪20年代弥漫着一股自由主义空气。从政府颁发的《历史课程纲要(或标准)》看,历史教育目标和内容也焕然一新。不仅明显呈现出将人类利益高于国家、民族利益的倾向,而且把启发人类的同情心放在课程目标中,从世界的视角培养人类爱,并将宗教的、知识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史事之性质”看作是与教学活动、状况、关系、组织相互关联的“生活一体”。
3.兴盛于国难当头的民族主义教育。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誓以“五族共同”、“五族平等”为建国方针。⑧原以“排满”为指针的民族主义发生变化“五族平等”的观念并非专指汉满蒙回藏,但因五色旗的印象和宣传的习惯,确实让中国人作茧自缚。共和国的民族主义首先是从排满得以认知,而后才深化为“中华民族”对外来侵略的自我认同。直到1947年,顾颉刚撰写《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还在强调我们“从来没有种族的成见,……都是同等一体的人民”。认为把红黄蓝白黑和汉满蒙回藏相配,“使得每一个国民都知道自己是属于那一种颜色”,这个印象栽在人民脑筋里“数十年中也洗不净了,于是造成了今日边疆上的种族危机”。他还要求国民共同喊几句口号:“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里,只有民族的伟大胸怀而没有种族的狭隘观念!我们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而且久已有这个中华民族!……我们从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民族’二字,我们对内没有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要知道,这已经是民国建立35年以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100余年,抗日战争获得胜利2年以后,依然要重申中华民族的概念。事实上,由学校历史教育涵养民族主义的种子自近代学校成立就开始了。问题是,旧学校、旧体制所确认民族主义与新学校、新体制确认的民族主义大相径庭。划分新旧的界线是三民主义在学校得以真正贯彻。
结语:
民族主义蕴含着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讨论学校历史教育的价值问题,我们依然珍视这段学校教育遗产,其理由在于今天我们提倡与肯定的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着眼于追求民族独立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内在诉求,摒弃或自卑或自负以及虚无的民族主义论。今天的学校历史教育依然需要凝聚民族精神,无论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还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理性地扬弃我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传统辟现实意义,比如挖掘其中的爱国内涵,拒绝空想的、狭隘的民族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建.关于“中国近代吏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抿
2018.03.28
【2】郑瑞.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史学月刊,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