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版的课程标准将原有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进一步整合提升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课程目标的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必将进行相应调整。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尝试建立一个新的高中物理学习评价体系,以期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实施
一、高中物理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1.1评价的相关教育理论
1.1.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人体力、智力以及人的道德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人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和主体性的充分发展[1]。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群体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普通认知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潜能、特长以及创造性的充分发展。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等基本认知领域,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情意能力。
1.1.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应该具备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的智能以及自我认识的智能这七种独立存在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各种智能表现不尽相同,但各方面的智能对学生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认为不应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行为表现去衡量学生学生已有的智能水平,而应该通过可行的办法来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判断学生的弱势智能领域,更能够发现学生优势智能领域,抓住学生的长处[2]。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发挥优势智能的同时提高弱势智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新课程改革重要指导理论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认为,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志趣,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知识经过内化并进行主动建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会存在差异。社会互动性认为学生的学习并非独立进行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和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整个学习的过程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来完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性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学习过程中,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之一,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不能让学生成为评价的被动接受者和应对者;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将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有效结合,挖掘学生的优势、查找学生的不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1.2.1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检查、反馈、激励、研究、定向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学习评价的基本要求。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必须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学习评价能够给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的提高。学习评价一旦失之偏颇,将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乃至造成师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最终会导致教学偏离原有的方向。学习评价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以及评价态度的客观性等方面。
(二)发展性原则
学习评价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不能将评价的内容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简单逻辑思维的形成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必须做到评价标准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还要分清评价的主次,抓住评价的重点。此外,必须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学习水平具有不同的表现,评价标准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评价的时候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评价要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地挖掘学生的特长和发现学生的弱势领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而达到自我认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学习评价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等级评价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全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技能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等[2]。通过不断扩大评价方式,使学习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全面、合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激励性原则
学习评价要发挥其反馈、激励功能。通过学习评价及时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评价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评价的结果有更深的体会,才能更好地将评价结果这一外在激励因素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加学生前进的动力。
1.2.2评价目标的设定
评价目标的设定的是制定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评价目标的恰当与否是评价体系能否行之有效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学科将原先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整合提升为“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在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学生在学完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后应该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为了能够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已有的学习评价标准必须进行调整。学习评价的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各地方的教学实际进行制定。
1.2.3评价的类型、方式、方法
(一)评价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将学习评价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评价的标准来分,可以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以及个体内部评价;按照评价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他评与自评、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学生的学业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以及对课程评价的评价等等。
本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习评价。该评价体系包含诊断性评价、形成性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前概念。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又形象地称之为日常概念,它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已经有其自身的经历,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对许多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将会和新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5]。因此诊断性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方式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分为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性考核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本阶段的学习质量,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下结论、定等级。通过将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情况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比对,考察学生学生经过本阶段的学习之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情况,检验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下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方式
从评价形式来看,本评价体系主要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评价过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相之间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取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合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此外,这样的评价方式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评价的方法
本评价体系主要采取了观察法、概念图法、作业检测法、实验考察法、纸笔测试法以及评价档案袋等评价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指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观察法体现了“定性评价为主,立足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理念,主要适用于评价那些在教学中不易被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2)概念图法
概念图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瑟夫·诺瓦克(Novak)提出的一种按照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概念与概念组织在一起形成的概念网络化结构图。概念图能够将两个相关主题用连线链接起来,并且在连线上标明两个主题之间的意义关系[6]。利用概念图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了解学生内心中知识网络结构的建构情况。
(3)作业检测法
在学习完新知识之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的布置要遵循数量适中、难度适中、多层次、多样性以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相结合等原则。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设计,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并且得到相应提高;将多种形式的作业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书面作业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检测、反馈、激励的作用。
(4)实验考察法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评价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5)纸笔测试法
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命制相对应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纸笔测试可以对学生的基本知识、逻辑思维、文字表述等方面进行有效测量。纸笔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
(6)评价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 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习评价改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质性评价方法。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近年来,这一评价方法越来越受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被逐步采用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学习评价。
二、高中物理学习评价的实施
本评价体系分为平时评价以及学期末评价两部分。其中平时评价主要包括课前评价、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以及建立学生评价档案袋等;期末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不同的评价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载体。
2.1课前评价
课前评价为诊断性评价。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前概念以及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前评价主要运用纸笔测试的评价方法,以学案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本中的每一部分内容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制定相应的学案。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将学案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应内容。通过检查、分析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便对教学提供指导。
2.2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为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堂评价采取观察法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通过预先制定好的观察量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样本容量过大,实施需要一定时长,造成课堂观察实施的难度较大。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在本次研究的过程,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分时段、分批次进行观察。此外,还采取了课题组研究的其他组成成员辅助观察的方法。
2.3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分成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评价。课堂作业主要以学生学案作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课堂统一收齐学生的学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每一部分内容学习完之后,要求学生在学案上绘制该部分内容的概念图(如图一),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除了学案上预留的作业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该节课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以补充。例如,可以布置学生动手制作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小制作或录制科技小视频等。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结合预先制定的作业评价量表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所布置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要按时、按质完成,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图一
2.4学生评价档案袋
从学期初开始,给每个学生建立学习评价档案袋,将学生的每一次评价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品和成果收集到档案袋中。这样能够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通过对比分析学生每一次的评价结果以及学习成果,可以迅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2.5期末评价
期末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而在于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表征和量化,以便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导。期末评价包括平时表现评价、期末测试以及期末作业等,在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之后进行。期末测试主要包括学生纸笔测试、现场实验操作、学生平时表现量表自我反思报告等。学生期末作业提供科技小制作、科技视频录制、科技小论文、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给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平时表现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平时表现评价量表及学生学习反思报告两部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学生自评的形式进行。纸笔测试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部分(附录六)。测试题目的命制主要以情境题、开放题为主,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场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通过学生现场进行实验,教师使用制定好的评价量表现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现场实验考察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等。
三、结语
学习评价作为教学实践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受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影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习评价一直滞后于我国的课程改革。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现阶段高中学习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推进课程改革,已有的学习评价体现亟需进行调整。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无法一蹴而就,这需要众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 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5卷第11期
[2]宗 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习评价的研究[D].杨州大学,2012年4月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2017版.
[4]赵 强,刘炳升,建构与前概念[J].物理教师,第22卷,第7期.
[5] 郑秋生,七年级综合科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6月
[6]李秀芬,路线.概念图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报,2009,25(07):65-68
作者简介:杨荣,教研员,1965年9月30日,男,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本科,中学物理高级,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