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构建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6期   作者:韦颖
[导读] 口语交际是语言和写作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应用,是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摘要:口语交际是语言和写作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应用,是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人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听和说技能进行交流和沟通。与他人交流,信息互换,以便拉近彼此的感情并有效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麻烦。尤其是,现在社会是注重人们之间和谐沟通的环境,在工作中,对优秀技能工作者的口头交流技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所以,小学的教师应把握这一阶段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技能、教学策略构建方法
       
        2000年,我国教育部发布的的小学汉语教学纲目中描述到将“听说教学”更改为“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口语交际的改革进程已有近20载。经过大量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摸索,小学汉语口语交流的标准化和有效性得到了普遍提升,口语交流教学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2017年秋天,由教育部编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开始实施,大多数师生直接感受到了教育部门对口语交际的关注程度。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传统汉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作用较大,口语交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至于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顺利,小学生口语交际技能的进步,依旧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困扰。
        1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当代环境的日新月异,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口语交际实践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课程标准强调,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包括他们的语言表述,聆听和应变技能等,以使学生具有顺畅的交流能力和与良好的自身素质。在小学语文讲课过程中,口语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工作。语文学科重点在于语言教学,怎样重点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加强是现在小学的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2 当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近况分析
        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实践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在口头交流教学中,教师在口语培训活动中忽略了上下文。他们过分注重培训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但他们忽略了上下文中的适应能力,或某些词语使用不当。一些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给与改正,但他们不去关注采用正确的指导方法,如交际的态度好坏,沟通的一些技巧,说话的轻重语气等。指导方式不够谨慎,不便明显改善小学生的口头交流水平。其次,口头交流不注重创造情境,这使学生难以投入情绪,并且很难真正提高他们的口头交流能力。情境创造可以实现真实环境使学生感觉他们处于其中。对于口语交际来说,这种环境产生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教师对此给予足够的了解与关注。
        3 小学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的有效计策
        口语交际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之一。对于当前的问题,汉语教师应积极采取有益的教学策略:
        3.1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强调融入语境
        语境可以划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也称做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口语交际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联系。

为了改善目前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有着的不好影响因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例如,拿《送五美元的礼物》这篇课文来讲,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应重点关注三个环节的交流背景,其中有鲁本与业主之间的交谈,鲁本与工人之间的交谈,以及鲁本与母亲之间的交谈。这三种通信场景都有不同的上下文情境。第一,在鲁本和店主之间的交流中,“他笔直地站着”是一种非语言的语境,它可以表现出鲁本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的不卑不亢。 “恳切”一词反映了语言性语境。上下文反映了鲁本对于他想购买的东西的真诚期盼。如果教师在这种交际实践中忽略了这两种情境,很容易丢失在这种交际过程中掺杂的情感,从而导致学生的表达缺乏甚至毫无情感。然后,在鲁本与工人之间的交谈中,鲁本声音中的哭泣声和他眼中的眼泪是非语言语境,而他急切而认真的话语是语言性语境。最终一部分,在鲁本和他的母亲之间的交谈中,把他的母亲抱在怀里的行为是非语言的,而鲁本的欢乐和兴奋的话是语言的。当教师在口际交流学习中充分注意引导学生时,他们可以有效地体验对话交流中包含的情绪,交流态度好坏,交流沟通技巧和语气轻重。在鲁本和工人之间的交谈中,如果口头交流失败,工人就不可能改变他们的主意。这体现了正确的口头交流的实际应用,在口头交流中有着极大的影响。
        3.2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语言背景
        创造情境是一个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着重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学习情境,并更易获得应学习的内容和能力。为了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老师必须能够专注于创造有效的沟通背景,为学生创造一种高度仿真的语言学习环境,以便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自己获得的沟通互动经验,将知识和能力整合到生活中加以运用,并发展有效的口语交流培训。汉语教育本身便是通过语言形式掌握内容的过程。合适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和欣赏语言使用的美,然后转移其中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到您的口头表达练习中。这反映了汉语教学的独特规律,所以教师需要专注于在口语交际课上创造接近真实的情境。例如,在文章《大拇指汤姆》中,这种具有丰富童话色彩的文字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乐趣,并促进他们参与口头交流模仿活动的愿望。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这种情况,老师使用现代化科技技术放映与文章有关联的卡通片精选片段,让他们根据角色的特征展开奇特的想象力,然后立即进行编辑创造,独立设计一些剧情,并结合人物交谈和有关的行为,表情或其他一些表演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快速地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技能。
        4 总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革新以来小学口语交际学习中的语境和情境的困难境遇,小学语文学科老师需要采取目的性的授课方法去改进和优化,以期达到口语交际授课的普遍创新,明显改良小学生存在的口语交际技能,促进他们的语言使用技能的提高,然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参考文献:
        [1] 肖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6(7):52.
        [2] 谭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6(14):30-32.
        [3] 曹吉国.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J].学周刊,2016(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