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新时期市场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对于企业而言,加强资质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进而争取更多的活源,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加强资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企业资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企业资质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资质管理;措施
引言
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监督管理建筑活动,维护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引导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的主要措施。它使每个市场主体以合格的资格参与建筑市场活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并确保市场运作质量。从企业角度来理解,资质是建设工程企业内部诸因素(人、财、物、科技、经营、管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自身能力或资格,是企业特殊的无形资产。资质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企业辉煌历史的总结、更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
1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性
1.1影响企业竞争战略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施工能力、企业信誉、管理水平、报价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人员状况等因素共同影响的,而资质是衡量施工单位这些因素标准的重要指标。而企业的资质类别与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危机感,促进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上,通过综合实力的提升提高资质等级,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1.2资质管理是企业树立品牌的需要
资质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有效的资质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保持市场环境的和谐,为有实力进入市场的企业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为了有力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维护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做好资质管理工作,更好的向客户展现企业实力。通过资质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也为企业进入市场打通有效的渠道。
1.3影响企业组织机构
当前企业的结构模式单一,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因为投资导向及行业壁垒等问题,导致企业的产业结构呈现扁平化状态,竞争状态维持在简单土建工程的重复进行中,导致企业经营规模虽然扩大,但是企业经济效益不甚理想。
1.4促进企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企业资质管理工作,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高效的资质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实施与新业务拓展,对企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资质管理需要各方配合协调,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并结合企业现有人员情况,给各生产经营单位下达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人才引进培养指标,以满足企业各项资质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负责按各类资质申报要求组织、审核本部各单位提供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类证件和证明书面材料;对各类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提供企业资质申报、维护等管理所需要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质量技术科技信息、安全部门负责提供企业资质申报、维护等管理所需要的专利与专有技术,国家、地方、行业工程奖获奖,体系认证与安全管理,国家级与省部级技术奖励以及主要参编标准、规范情况等。生产经营部门应规范使用企业各项资质、扩展业务范围、提高经营业绩,负责按照资质申请、升级、增项、延续、变更等工作计划和分工要求,组织完成本单位承担的分解工作,按要求及时提供本单位完成的业绩证明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和及个人完成业绩,负责完成注册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证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等;配合人力资源部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
2提升企业资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资质材料准备与企业管理有效衔接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这是保证建筑高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关键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企业各个部门都需要共同发挥积极性,为资质申请提供完善的基本资料、人员资料及业绩资料。
其中业绩资料包括建筑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工程施工合同、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等各项资料,企业的业绩资料是企业申报资质最为关键的资料之一,是显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业绩资料的充分,在建设项目成立之初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梳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检验与控制,将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合与建档。例如一个企业每年的投标数量、投标类型、中标数量,中标之后的通知书、承包合同等文件都需要扫描,不能等到项目结束之后,或者年底才收集信息。另外,还需要对建设项目经营过程中的施工图纸及结算清单等进行收集,从而有效反映建设项目关键技术指标,有利于企业资质申报。人员资料一般包括企业职称人员的职称证明、身份证明。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各类别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充分了解企业现有员工的专业类别,掌握其适于资质申报的方向。另外,为了提高企业的资质水平,还需要在招聘环节加以控制,提高企业员工的培训水平,加强员工专业化水平,使企业员工的参与职称评审的意愿加强。企业基本资料一般包括企业的办公章程、办公城所证明、企业证照等资料,对于这类材料的收集则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细心整理,例如设备发票的收集需要设备管理部门在购买了大型机械设备之后,对发票进行扫描与整理,存储成施工设备清单,从而既能够在资质申报过程中省去了财务部门收集与扫描发票的繁琐,同时也能够在日常基本管理工作中提高本部门的管理水平。而企业的证照与章程是具有连续性的,在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必须要体现出所申请资质的类别,从而实现资质的顺利申请。
2.2熟悉资质管理制度和规定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资质主管部门会不断推出新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作为一名资质管理人员,应紧跟制度和规定的变化,与时俱进。做到知识学习和更迭的常态化,以确保信息的实时更新,避免资质管理工作落伍。同时企业也应充分认识到资质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资质管理应同经营、安全生产同步考虑,资质申请对安全生产的考核极为严格,自资质申请日前一年至资质审批之日,企业如果发生两起一般事故或一起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则该企业的资质申请将不予批准。因此,资质申报工作尤以企业的安全和诚信为重,督促企业更好的履行义务,服务社会。另外,资质管理决策者也应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和合理规划,确定资质管理规划的目标。在资质申报工作中,各部门做好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资质管理工作。
2.3提高企业自身的重视程度,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市场开发能力,争取更多优势。所以企业应当深入了解资质管理相关的政策及行业法规,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等对相关的文件进行研究,对照相关的资质等级标准等进行自我排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如何提升方面进行探索,学习大型企业的经验,加强施工过程的规范管理,注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渗透,完善基础管理体系,在施工全过程要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工程投标市场等要积极参与,精心研究,主动竞标,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尽可能减少处罚或者扣分等。还要着重加强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借助信息技术等全面加强项目科学化管理,完善施工管理技术体系,并融入更多的核心技术等,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体系研究,从而形成更多的有利优势,循序渐进为资质晋升等奠定基础。
2.4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避免有的员工裹足不前,吃着手里仅有的落后的技术知识,督促员工善于学习,跟上时代的潮流。在目前的许多的企业里的员工都工作压力大,或者懒得去学习建筑方面的新的知识,导致整个公司再建筑市场内没有竞争力。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结语
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多变,特别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大爆炸,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无论是哪个方面更新换代都十分的飞速。企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再结合自身企业的特色,从实际现实的角度出发,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有针对性的对企业进行革新。企业要努力做好资质管理工作,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这种精神建立成为一中企业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勇.企业资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4,(10):65-66.
[2]郭江杰,孙巍.大型工程建设企业集团资质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5(1).
[3] 王海媛.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