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本身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国企发展需要注重资本的积累。通过多方位收集、进一步提炼相关信息的价值,国企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更不容易受到片面信息干扰,对国企稳定健康发展十分有利。故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国企的必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影响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下,海量的数据为国企财务信息处理带来新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发展空间,数据量规模扩大、种类增多、变化速度加快让国企财务信息处理愈发困难,但同时,也为国企多方位收集财务信息、进一步提炼相关信息价值带来了可能。通常,国企应该总结自身发展的情况,对大数据进行运用,借助大数据加强对国企的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企的实际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选择。本文分析了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的国企财务应对策略。
1大数据时代下国企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
大数据一般具有数据样本数量大、性质多样、运算速度快以及结果精确等优势,再加上大数据能对未来进行有效的预测,通过巨大的样本数量往往能精确锁定需要的范围,使大数据技术在当前获得非常好的运用优势。国企财务管理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对国企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让国企的财务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同时大数据也能保证国企财务战略有效实施。因此,在当前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国企提升竞争能力、增强财务工作的有效手段。
2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问题
2.1财务内部控制思想十分僵化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问题之一是财务内部控制思想十分僵化。在大数据时代,为了尽快适应时代的变化,很多国企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也做出了转变和调整,例如: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目标的转变,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但是这些转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国企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僵化问题。有的国企的管理者缺乏灵活性的指导,在转变过程中强制下达各种命令,而财务人员仅仅是被动的执行管理者的命令,缺乏对有价值数据的全面挖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企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提升。
2.2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问题之二是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孤岛现象亦可称为资源孤岛,对国企而言主要是指各部门各自为政,未能就信息资源展开全面共享、沟通与交流。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为国企财务人员未能对各项工作展开统筹规划,仍旧难以突破数据电算化的约束,同时各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大多数国企现有的财务软件的核心功能为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这一功能仅仅可满足经济市场对国企工作效率的基本要求,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多样化标准要求。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不断革新,国企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逐渐浮现供求失衡、软件功能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则最终引发了信息孤岛现象。另外,信息孤岛现象必然会导致国企大量资源浪费,若是未能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则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3财务管理平台搭建不够完善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问题之三是财务管理平台搭建不够完善。在大数据时代的国企管理会计中,国企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搭建不完善,是目前众多国企都存在的问题,不仅没能对财务管理平台实现优化,更导致大数据系统不完善,从而使得数据分析和业务发展没能有效结合。
3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3.1全面创新国企财务内控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之一是全面创新国企财务内控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国企必须树立全新的创新理念和意识,并不断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数字化建设,改革国企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对于国企而言这是一项系统性强、较为持久的过程。作为国企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全局的思想理念,结合国企所处的市场环境、时代发展的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同时结合国企的资金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国企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财务软件,帮助财务人员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帮助国企规避运营风险的发生。
3.2建立先进财务管理理念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之二是建立先进财务管理理念。新形势下,要想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中得以创新发展,就应当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将其贯穿于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高效处理其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强化国企的经济实力。从本质上来看,建立先进财务管理理念需要立足于技术认知、程序优化以及模式创新。首先,为了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财务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大数据”这一概念的内涵、作用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将新型理念充分融入于实际工作当中,科学整合并分析相应的财务数据,从根本上提升管理质量。其次,国企应当借助大数据科学优化内部相应管理程序,并展开更为高效、更为精确的数据分析,同时降低财务工作负担。再次,国企需要将先进财务管理理念贯穿于日常经营的全过程,逐渐形成动静结合的思想框架,并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创新现有的国企财务管理模式。
3.3在国企管理会计中合理运用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之三是在国企管理会计中合理运用。大数据,能够从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入手,从而实现更好的预算和决策制定。国企财务管理中存有的预算制定和经济决策,作为国企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部门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从成本投入和投资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预测和分析国企经济活动方向,而这一过程是需要借助大量数据进行支持才能完成。因此,大数据时代的国企管理会计,有必要完善财务管理平台搭建,并合理运用大数据信息库和管理平台等方式,对国企内外部信息实现整合,从而更好的实现预算和决策制定。
3.4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大数据背景下国企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之四是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有效创新,这样才能满足财务管理新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国企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增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财务信息预警制度,主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警,保证国企的财务安全;第二,加强国企财务信息化建设,帮助国企完善自身的数据,构建科学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三,增强自身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国企获得更加快速成长,对国企做出客观的分析,从而保证国企的成长。
结语
总之,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国企财务管理对推动国企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国企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全面了解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之处,并从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完善财务内部配套建设、建立先进财务管理理念、重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培养专业财务人才队伍等方面做起,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使国企可以走上改革转型之路,不断提升国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使国企得以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瑗.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经贸实践,2017(6).
[2]孟丽茹.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的国企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21).
[3]谢婷婷.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经贸实践,2017(10).
[4]杨坚.大数据时代下国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9(2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