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探讨李沛沛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第3期   作者:李沛沛
[导读] 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的建设过程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摘要: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的建设过程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因客观因素的影响,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具有很大的施工难度,需要与多项现代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相结合。因此,想要从真正意义上来完成这项施工技术并符合工程要求,就需要做好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深入探究,从而更高质量地进行桥梁施工。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现阶段发展的具体情况而言,大跨径连续桥梁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已然是桥梁工程设计及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对大跨境连续桥梁展开建设的时候,需要对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型、外观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因此,若想切实确保这一技术的建设施工更具高效性,并实现工程施工目标,就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由此才可以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1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管控要素
        1.1线性管控
        对于桥梁工程而言,在对结构进行建设施工时,往往会出现绕曲变形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诱因有很多,该问题往往会让结构原来处于的区域发生偏离问题,导致桥梁合拢发生异常现象,并且成桥以后无法达到工程设计的各项需求。所以,在对桥梁工程展开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防止其建设施工环节亦或是成桥以后线形无法达到设计预期标准数值。
        1.2应力管控
        针对桥梁建设而言,在对其应力进行管控时,基本上就是对桥梁工程结构在建设环节与成桥以后的具体受力问题有无实现设计预期目标等多种问题进行全面的处理,而这同样是对桥梁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管控的主要内容。多数情况而言,我们基本上都是借助桥梁整体结构的多个断面当做对界面予以管控的主要位置。借助预应力应变检测元件,对桥梁结构的具体应力予以全面的检测,由此对桥梁结构具体应力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若是发现具体应力状态和通过专业理论所计算出的数值存在一定的的差异,那么就应该在发生诱因的层面予以找搜索和优化,让其偏差数值可可以时刻处于规定区间之中。在对结构应力予以控制往往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的,其难度要比变形管控要高,同时不易被察觉,若是应力管控发生问题,那么结构则极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会对结构局部受力所具有的均匀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问题以及承载性较差等。因此,应力管控所具有的难度基本上要比变形管控高出很多,同时还更为关键。
2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2.1拱桥建设的运用
        在城市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拱桥建设的运用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其中包括了混凝土拱桥和石拱桥等,分别有上承式、中承式以及下承式三种结构类型。拱桥桥梁的支座需要同时承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荷载,对于地基的承载力有着超高要求,所以地基的处理也是工程施工质量把控的重点内容。
        2.2斜拉桥
        在对斜拉桥桥梁工程进行建设时,其核心内容便是对混凝土主梁、长拉索、合龙梁、索塔、钢主梁与大跨径主梁等多个内容进行建设。混凝土主梁基本上都是借助桥篮浇的形式予以建设,同时定期对挂篮展开试拼、检测、预压等多个操作,由此对其性能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测定,并且还应该借助施工管控的方式,对由于温度变形与支承所造成的影响与问题进行全面的处理。索塔建设技术基本上是借助劲性骨架挂模提高技术以及爬模技术点所完成,需要按照索塔的建设材料以及建设结构,对建设施工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工艺进行科学的选取。

长拉索建设则需要把抗风性能和抗震性划分于考虑的范畴之内,能够借助固定一方的措施对振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问题予以全面的检验。在对钢主梁进行建设时,则应该对选取达到设计需求的优质建设材料予以高度的重视,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温度改变对建设材料规格以及形状产生的影响予以全面的重视。而在对合龙梁予以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借助避免建设荷载超平衡改变与提前埋设好的临时钢构件与之相应的方法,由此避免裂缝问题出现。
        2.3线形控制方法
        桥梁施工的常见问题还有绕曲变形,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包含施工管理、施工设计、施工人员等方面因素。如果产生这类情况,桥梁的结构位置就会因此而发生偏离,影响桥梁的正常合龙,从而导致施工结束后,线性永久性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所以,必须要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将线形设计工作做好,严格按照工程要求对其进行施工,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同时加强工程结束后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部分及时进行改造,保证线形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2.4预应力施加工艺
        预应力束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箱梁腹板的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普通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预制箱梁的预应力钢束必须待箱梁浇筑后的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施工单位在条件具备时宜适当增加龄期,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小反拱度。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和顶板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穿束时应确保各根钢绞线保持平行状态,并逐根张拉。
        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1、N3、N2、N4号钢束。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水泥浆强度达到4MPa时,箱梁方可吊装。
        2.5挂篮推进
        预应力施工完成后,本节块施工暂告一段落,可以进行下一节块的施工,其推进步骤叙述如下:①拆除轨道中端和前端的固定器具,此时主构架后端仍然保持固定状态,之后将推进千斤顶缩回,用于带动轨道移动至已完成的节块上。②重新固定移动后的轨道,确保中端和前端再次被夹紧,之后拆除后端固定,确保顶板及翼板支撑型钢位于滚轮架之上。③松开千斤顶的油缸推进设备,使千斤顶离开桥面板及主构架,将前导轮落在轨道上,之后放松锚定千斤顶,使后导轮顶住轨道上翼板底面,此时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面。④推进千斤顶同步顶推施工,缓缓推动前导轮使挂篮及模板前进到下一个节块的施工位置。之后调整千斤顶,并核对主构架是否水平,核对完毕无误后,挂篮顶推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的影响下,也为桥梁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给予与挑战。同时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现阶段在我国桥梁施工建设中早已获得了十分普遍的应用,而且该技术所取得的成绩在国际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在日后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借助该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国家取得更为客观的经济效益与成效,才是现阶段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冉斌.基于公路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術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2):85-86.
[2]李磊.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2):74-75.
[3]邢伟夫.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9):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