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公路桥梁建设在不断增多,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地质情况,其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地基形式,若是无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对公路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沉降及开裂,从而对行人、车辆造成威胁。由此,对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总结,以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技术,为公路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现如今,我国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而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为群众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在开展公路桥梁施工工作期间,软土地基施工环节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对公路桥梁的日后使用质量、使用年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地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创新,才能够确保软土地基施工中加固处理的工作效率提升,促使公路桥梁的建设能够更加具有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1 软土地基的特性
软土地基普遍具有孔隙率大、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等特性,如果处理技术选择不合理,或者处理工艺不够科学,必然会影响公路工程路基的强度,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影响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及时分析软土地基的特性,结合工程特性,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公路工程能够正常使用。
2 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 对垫砂层的处理工艺
通常,由于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存在厚度较浅的特性,所以往往需要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较高的垫砂层,这样就可以弥补软土地基的缺陷。那么,以下将从两点阐述垫砂层的处理工艺。(1)不管在任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前,都需要配置和检查相应的建筑材料,而垫砂层工艺也不例外。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对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中,需要采用中粗砂填入垫砂层,因为这种中粗砂在物理性质上具有质地坚硬、颗粒级别较高的优点,所以适合于对软土地基进行垫层。并且,中粗砂的碎石需要控制在20~40mm的规格范围内,同时在中粗砂中还不能有草根等杂质混入,否则就会影响垫砂层的质量。(2)待垫砂层的所需材料检查并无问题后,然后就需要先进行验槽操作,这样是为了探明软土的基槽土质特性,以此在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其次,在验槽结束后再将软土地基表层的浮土清扫干净,还要查看软土地基周边的边坡是否有异样,以此避免出现施工问题。然后,当软土地基基坑中没有其它积水的情况下,开始探测砂夹石垫层的深度,待探明后采取相应的方式,依据先深后浅的工序对软土地基基坑进行铺设垫砂层。不过,在垫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轻易挪动垫层下的卧层,否则就会影响垫砂层的稳定性。还有,需要保持每层的垫砂层厚度需要保持在150mm左右,并以此类推,再者,在软土地基表层的垫砂层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利用平板振动器对其进行反复捣实操作,同时可以利用溜槽等运输通道配合人工操作。最后,待到垫砂层全部铺设完成之后,就可以邀请公路桥梁工程检查人员到场验工。另外,工程检验人员需要按照压实系数不低于0.94的方法进行测量,并且保持每100m2就有一个以上的检测点,这样就可以最大范围内保证垫砂层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垫砂的排水效果。
2.2 表层处理
第一,添加剂。若是公路桥梁表层土黏性大,则可使用添加剂来改善地基的压缩性。为提高填土高度和效果,确保在施工中正常车辆行驶,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将熟石灰和生石灰用于添加材料。在应用石灰类材料时,需要现场拌和,不但能够降低土壤含水量,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同时会随着时间推移,固结土会发生化学反应,黏土产生改变,稳定黏土性,提高地基的稳定。第二,表层排水。
对于土地含水量高而转为软土地基的土质,在填土之前需要从表面开挖,将水排除,进而保证软土表面含水量降低在可接受的范围,保证地表车辆和器械不会破坏地基,并且为保证沟槽在施工中的作用,回填材料需要选取砂石或者是碎石。第三,敷设材料。若是地基底层不均匀,则可能会出现局部形变或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在处理时可通过材料敷设完成。处理中利用抗剪力的材料进行填土,进而降低侧向的局部沉降,提高承载力。在操作中通常使用敷设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土工布等。第四,砂垫层。若是地基上层软土薄、水量大,则需要铺垫砂垫层,厚度通常在0.6~1.3m。固结软土层保证砂垫层合理排水,在施工中进行机械施工,需要保证砂垫层厚度符合标准,综合考虑软土强度和机械,考虑对地面造成的压力。若是软土地基,则需要将敷设材料和排水法结合使用,方可提高效果。在砂垫层施工时,可控制放样板,在摊铺时需要使用自卸汽车和推土机操作来完成,摊铺应维持均匀性。若是在施工中使用的粉土透水性差,则坡角四周的垫土层被覆盖时,容易影响侧向排水。由此可知,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砂垫层端部。
2.3 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一般适用于软土地质情况较差的工程当中,在注浆技术施工时,会向土层浇筑一定的水硬性凝胶材质原料,保障空隙位置牢牢凝固在一起,以便于有效强化土地硬度,改善软土地质软塌特点,在提升软土承载力的基础上,避免软土出现沉降问题。在注浆技术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注浆孔径大小保障在60—95mm,往孔内放入射管,射管的孔径应该小于孔的直径,射管外面应该放好管套,保护孔壁和导管。施工人员完成这些步骤之后,便可以结合比例来配制水泥砂浆,并且注入到射管当中,保障水泥砂浆可以直接深入到土颗粒缝隙当中,并固结土层,切实满足公路桥梁施工要求。
2.4 堆载预压处理技术
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机理为通过使用等于或者大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软土地基提前发生固结沉降,以提升地基强度,保证后期各道施工工序能够顺利开展。当软土地基的强度达到公路工程设计标准之后,卸去荷载。通过此项技术处理的软土地基,通常不会再发生较大程度的固结沉降,在具体施工中,多应用路堤回填土作为堆载材料,以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成本。为保证处理效果,堆载时分层分级堆加荷载,并对加荷速度严格控制,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剪切破坏,影响地基强度。目前此项技术愈发成熟,且施工比较简单,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无需特征施工设备及原材料。比较适用于固结系数小的软土地基处理。如果工期允许,可单独使用,如果工期比较紧,可联合其他处理技术同时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正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施工数量同样也在不停地增加,为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中,公路桥梁的建设十分主要,能够给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而在开展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作期间,软土地基施工必须要引起各相关部门、各施工企业的高度关注,其质量的高低与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不可忽略的联系。因此,必须要不断地探寻全新的施工技术方法,才能够将施工的工期加紧,减少施工成本,保障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智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7):66-67.
[2]徐维林.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7):94-95.
[3]孙磊.分析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J].建材与装饰,2019(30):279-280.
[4]陈启权.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15.
[5]张士兵.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