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在桥梁中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桥梁的建设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从基础施工、支架搭建、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多个环节进行入手来加强现浇箱梁施工质量,以保证浇筑后现浇箱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提高箱梁的整体性能,从而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采用现浇箱梁技术能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现浇箱梁技术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现浇箱梁技术的水平,对促进公路桥梁建设有积极作用。
一、公路桥梁现浇箱梁的支架安装
1 基础施工
当前在支架搭设的阶段中,常用的方式为碗扣式支架以及门式支架这两类,这种搭设方式具备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同时,受力通常也是较为均匀的,并且在对其进行拼装会更加简单。由此可见,上述两种支架搭设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是十分常见的。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一般情况下,桥梁的地面标高设置的距离为4.39~5.67m范围中,另外,箱梁顶板标高需要控制在18.564~22.406m范围中,所以,在该项工程中,通过计算支架的搭设高度控制在11.5~17m内。
2 搭设支架
在支架搭设工作全部完成后,还应当在第一时间对此类拼装方案展开验证,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非弹性变形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还能够降低由于搭设支架所导致的支架沉降量和地基沉降量。此外,还能够有效地测试其自身的安全系数;支架预压施工时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在施工时必须要对支架的预压进行控制,操作时加载预压采用的是钢筋配件,操作时争取将其重量始终控制为梁体自身重量的4/5,加载预压的过程时长一般控制在10min。通过试压实验能够看出:支架的设计十分科学,弹性变形应当始终维持在0~4mm这一范围之内。
3 堆载预压
支架的堆载预压施工是公路现浇箱梁工程中的重点,堆载预压在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支架堆载预压时不能出现非弹性形变的问题,由此支架预压工作应该安排在纵横梁安装之后,根据现浇箱梁底部预压的状态安排堆载预压工作。支架预压时的重量需要大于箱梁总重,基本是高出箱梁重量的1.2倍,严格按照堆载预压的设计方案安排施工技术,支架堆载预压时从支座向跨中过渡,持荷时间必须高于10s,满载状态下的持荷时间需要超过24h。施工人员现场测量不同级别荷载下支架的变形值,支架荷载值处于最大标准时就要逐级卸载载荷力,如果堆载预压中支架出现了沉降量,施工人员就要调整支架的搭设结构,确保支架可以满足现浇箱梁的施工状态。
二、公路桥梁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
1 模板技术
现浇箱梁的模板安装技术中需要考虑到公路桥梁的预埋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确保模板安装的稳定性。模板安装前安排清洁工作,防止模板存有污染的问题,施工人员全面检查模板材料,模板表面不能出现破损、变形的问题,重点检查模板的连接端,及时维修有问题的模板,或者直接更换掉未达标的模板。公路桥梁现浇箱梁的情况决定了侧模安装的垂直度,现场调整好侧模的安装角度,保障侧模与端模可以紧密的结合到仪器,侧模模板的安装要和底模板保持一致,安装后检查模板连接使用的螺栓,紧固松动的螺栓构件。现浇箱梁内模的安装选择吊装拼接的方法,把内模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并拼接装好,拼接过程中检查内模板的尺寸参数,保障内模板安装的准确性。公路桥梁现浇箱梁中最后安装端模,端模的连接位置要衔接好,以免后期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情况。
2 钢筋技术
钢筋是公路桥梁现浇箱梁施工的主要材料,钢筋支撑着现浇箱梁的受力,加固了公路桥梁中的现浇箱梁结构。
现浇箱梁施工中遵循钢筋技术的参数设计,安排钢筋成型、下料的工艺技术,钢筋施工时需控制好使用数量、安全位置以及相邻钢筋之间的距离,钢筋下放到指定位置后,采用规范的绑扎技术加固钢筋,完善现浇箱梁中的钢筋施工。现浇箱梁的钢筋施工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是钢筋焊接,施工期间检查焊接的状态,加固现浇箱梁中的钢筋结构。现浇箱梁安装时要根据钢筋的实际状态预留出预埋位置或者是预留孔洞,现浇箱梁中的钢筋必须对应安装位置,现场灵活地调整钢筋的安装位置,避免出现安装误差。现浇箱梁的钢筋内模安装到底板上的过程,提出了规定的指标参数,,通过指标参数约束钢筋内模的安装过程,防止钢筋在现浇箱梁上出现参数误差。
3 混凝土浇筑
公路桥梁工程中,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选择规范的原材料,原材料按照配合比设计均匀搅拌在一起,现浇箱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原材料经常采用现场搅拌的技术,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利用效率。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工艺的难度高,施工期间需要借助吊车完成,本文以某公路桥梁案例为例,分析现浇箱梁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案例中,桥梁结构位于高速公路的上跨段,桥梁第三联的上部结构上使用现浇箱梁技术,选用门式支架与钢立柱支撑结构,桥梁施工时高速公路为半封闭状态,行车道上预留了高6.3m、宽8.5m的行车道,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时按照底板、腹板、顶板的顺序实行,浇筑2次即可,首次浇筑底板、腹板时,混凝土要超过肋板顶部,第二次浇筑中完成顶板、翼板的浇筑工作,施工人员浇筑期间全面检查接缝位置,接缝处不能有混凝土漏浆的问题,保障混凝土浇筑后现浇箱梁的整体稳定性。
4 预应力技术
公路桥梁现浇箱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首先要检查钢绞线的规格、性能,钢绞线表面不能有破损或污染,保障钢绞线的机械性能,施工现场处理好有问题的钢绞线;然后是下料施工技术,根据现浇箱梁预应力的设计方案,绑扎对应型号的铁丝,调整好绑扎铁丝的间距,预应力成孔的施工技术中,预埋波纹管和塑料管都采用内穿的方法进行,之后是张拉箱梁的施工操作,清理好张拉箱梁的表面后,检查混凝土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要求的50%时,落实带模预张拉操作,混凝土强度为80%时进入初张拉的状态;最后在预应力张拉操作中实行全方位监测工作,重点监测管道与喇叭口位置的摩阻值,调整预应力技术中的张拉力大小,而且张拉力不能超出规定的数值范围,维护现浇箱梁预应力技术的可靠性。
5 钢绞线下料及穿钢绞束
钢绞线下料施工前,一定要确保其能够完全和设计图纸相符合。同时,做好下料长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下料的误差控制在±2cm以内,钢绞线超出锚垫板的距离为90—100cm,同时,需要使用防水性能强的材料进行包裹,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与其拌和物之间的相互接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制作孔道中心线,通常就是以波纹管的底直径当作相关标准,下相隔0.5m的位置设置定位钢筋,另外,波纹管的两头位置需要进行密封,在操作时,波纹管超出垫板的长度为20cm这一范围内,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密封。在钢绞线穿束顺利结束之后,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的检查工作,一定要检测其完整度是否达标,一旦发现其存在破损,则需要及时用胶带进行修理。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不能触及波纹管,主要的作用是减少波纹管受到破坏,减少堵塞问题出现。
结语
由于现浇箱梁的施工涉及的方面比较,对工程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那么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充分地掌握施工的技术,能够严格地把控整个施工流程,按照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此外,相关管理人员一是要全面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做好榜样,二是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人员、材料等的管理,三是要加强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好工作。以此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更进一步,则是要使工程质量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茂军.公路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J].大科技,2016,(35):11-12.
[2]于建.公路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的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7,(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