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方啟伟
[导读] 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
        摘要:在我国各项经济获得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特种设备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特种设备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较大保障,与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关联。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我们通常情况下所阐述的特种设备主要是指布置在车站、商场、医院、公园、游乐园、CNG 充装站等公共场所和各类生产型企业内的电梯、压力容器、气瓶、锅炉、大型游乐设施、专用运输车辆及液压装卸设备等特种作业设备。
         1目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1.1 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差
         在塔吊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是根本性的问题,这种思想上的不重视是造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针对自身的生产情况与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等,成立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也没有调配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总体上看,这些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相对较差,严重降低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总体水平。此外,一些企业在使用特种设备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特种设备的危险性,一些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明确自身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中所承担的责任。此外,一些企业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没有及时对故障加以维修等,导致特种设备“带病”作业,都导致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1.2检测检验不及时,违法违章使用现象频发
         特种设备的投入使用前是有其专门要求的,必须严格履行安装告知、检测检验合格,并取得使用登记证后,方可由专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安装告知程序的履行情况还算可以,但是检测检验合格,出具检测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而一些单位片面考虑效益,特种设备安装完毕后,未取得检测检验合格报告和办理使用登记证就立即投入生产,存在违法违章使用的情况,发生事故的概率变大了。
         1.3企业主体对安全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已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来看,企业安全监管力度不足、安全责任意识低下是主要的原因,这也侧面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例如,中小型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中,产前培训、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再加之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控制特种设备质量和安全,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也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因此,想要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质量,企业自身必须加强质量管控,落实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重视安全质量监管工作。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2.1提升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认识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有关管理与监督等部门要从根本上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步提升安全意识,相关部门领导要发挥其带头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实施: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形等,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含特种设备操作的基本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严格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监督,做好安全责任落实工作,并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做好相关的记录,将这些资料作为后期维护、检修等的重要参考依据,结合各种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编写对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等;②企业要定期做好特种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检修与维护过程中,要做好特种设备的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特种设备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处理,使特种设备能够维持最佳的使用状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保障维护检修周期安排的科学性。


         2.2 加强维修保养,杜绝带病作业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有明确规定的,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证,并接受单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交底后,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同时安全管理部门要及时核查持证人员的相关情况是否满足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督促持证人员及时复审,确保证件的有效性。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部门、机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使用的检查监督,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杜绝擅自改装、拆除特种设备的安全部件,加强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减少特种设备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时间。同时督促操作人员每班前的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禁止带病危险作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按照相应特种设备保养制度进行保养,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同时要及时消除设备故障,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2.3 提高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特种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也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基础。所以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可以选择具有长期工作经验的工作者,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特种设备维护和安装的经验就要用学历来约束,对于后者这种类型的操作人员,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过后还要使其有真正的操作经验,对于其中出现的简单的问题可以给出准确判断并解决之后才能使其上岗。当然在工作之后有无经验的工作者都要不断地学习相关内容,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这些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最后,作为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学习特种设备在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对特种设备有真正的了解。在后期对特种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设备维修记录的情况判断对特种设备的影响,以及该种维修方式是否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同时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要做到理性、专业、深刻了解特种设备的安装标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作为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
         2.4督促企业主体的责任
         首先: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从基础环节控制设备质量。例如,在特种设备日常生产中,企业应该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掌控设备材料质量、生产工序,及时销毁不合格设备,避免其流入市场中,保障出产设备的安全质量。其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企业内部备安全管理制度。在生产特种设备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严格控制特种设备生产的质量标准,提升特种设备生产的合法性。同时,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在特种设备日常生产中,明确安全责任划分条件和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如:张贴安全标语、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等等,这样既可以保障也中特种设备的安全质量,又能提升生产品质,对企业主体稳定发展非常有利。
         结语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行状况是需要国家、使用单位、检测机构来共同努力进行安全管理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理论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提高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了解情况。特种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使用单位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从根本上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也提高了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费云林.浅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四川水泥,
         2017(4):261.
         [2]孔坚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8):156-157.
         [3]宋伟斌.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机械,
         2015(7):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