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管控是当前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供水管网漏损率能够反映出供水企业和水行业的相关数据,而且其自身会影响水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过多的水资源浪费。虽然当前我国已经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不过目前来看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我国水资源过多的浪费。本文首先对分区计量管理的意义做出分析,其次提出对当前形成网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
引言:从目前的世界的版图上来看,全球的淡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一些国家的水资源十分充沛,而有些国家的水资源极度匮乏。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是当前世界共同探讨的问题,根据相关国家统计发现,全球的接近有20%的人不能获得正常的水资源。因此,解决当前饮用水成为了重点话题。供水管网漏损空时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手段,能够水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将水资源合理分配,从而实现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从而达到节约用水,促进我国的持续发展。
一、分区计量管理的主要意义
分区计量检测和响应的管理系统是当前对水资源高效处理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极大的缩小了问题的处理时间,在短时间内能够对漏损区域进行定位,并将漏损点分为不同的时间间隔,同时还能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根据区域的规划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采取相应的计量快速查找到发生问题的区域,再通知相应的监测人员展开工作,开展有目的的监测工作。(2)根据水损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它能够自行的判断失水目标,利用分区计量能够实现在线水损监测,再根据实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善,从而达到控制水损的目的。这样能够对水损情况做出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于有计划的做好企业或是国家控制。(3)有助于建立自动压力控制管理,降低和维持漏损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做好压力控制,通过相应的设备对其进行全面控制,从而为压力系统奠定较好的基础。从而做好每个流量的水流统计同坐,减少一些其他的问题产生。
二、导致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供水行业通过检测和控制管网漏水,以此达到减少营销差距的目的,但其在实质开展的过程中效果并没有十分理想。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从而使得出现浪费过多的水资源,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其平衡表存在一定的问题,供水管网漏损包括其物理漏损和业务漏损,但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其存在一定的疏忽,导致形成较为严重的物理漏损,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水资源形成一定的浪费。(2)没有做好管网漏损的计量工作,在实质的工作过程中因为管网自身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并不能及时的获取管网目前的漏损情况,也不可能明确管网漏损控制总体和阶段目标。因此,不可能有计划的对系统管网的漏损。(3)没有建立漏损检测。(3)没有建立相应的检测平台,在缺少相应的平台的支持下,不能连续对管网漏损进行检查。另外,管道漏损的恢复导致检测出现许多的漏点,从而减少了当时的漏损,但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其自身的监测状况。
三、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一)建立相应的调查团队
在当前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的工作中,应该建立相应的小组团队,再利用相应的技术展开工作,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多为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尽可能的融合两种技术展开,并且还要在确保新骨干网和管网动态下展开工作,对原有的管网进行全面的调查,再通过PC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多年的发展下,需要建立完整的三维立体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其数据应该覆盖区域所有用户的,对其管网、烦闷以及其他的辅助设施进行全面通缉,并利用相应的数据库建立全面的水表信息,将所有用水用户的相关数据收集到其中,使其数据覆盖率达到100%,而且还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从而确立一个高效实用的管网系统信息。
(二)合理利用分区计量展开工作
分区计量工作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它能够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做好各区域的规划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将城市整个供水区域划分成为几个不同的计量区域,再将其形成多个计量社区,对每个用户做出相应的评价,在兴城相应的单元评价表。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以“区、分支、支线、用户”等展开,从而实现全面计量管理系统,对其区域进行全面监测,同时还要做好区域压力控制和区域预警统计。在相应的基础上,引入漏损预警技术并建立相应的区域实现系统监控,并对管网一些比较重要的节点和薄弱的节点实现全程监控,减少人工监测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能及时发现一些漏损情况,避免出现一些大型危险事故。
(三)管网建模是管网漏损智能化控制的基础
在相对比较完整的GIS系统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网水力模型,同时还要根据其实质情况做好升级工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水力模型的应用,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并形成科学的评估预测,从而保证管网的运行状态。而且它能够为管网漏损进行明确的定位,帮助相应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减少管网漏损所造成的损失。如果现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时,还可以利用相应的模型对其地点进行明确定位,缩小事故产生范围,从而保证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好想相应的处理工作,提高其修复速度。
四、供水管漏损控制的未来发展展望
(一)提高科学研究力度
目前来看,管网漏损和漏洞控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涉及较多的科学问题。如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和压力关系以及相应的特征都是主要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研究力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管网进行深度研究。从而实现对管网的监测,达到相应的控制目的。
(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没有科学的管理,即便采用再先进的技术都会使得其效果受到影响。在未来发展中,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支持其系统。相应的企业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在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支持下,能够确保其工作更加搞笑的展开。
(三)重视科研成果的运用
在当前的发展中,应该重视相关科研的研究成果,提高其运用效率。当前管网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改善,保证其得到客观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以此保证其工作高效展开。
结束语:综上所述,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在当前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的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存在的问题作出规划与改善,通过水力模型系统应用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工作,从而保证供水企业的相关工作高效展开,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恩华,魏晓婷.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1):230.
[2]袁君,王瑞,笪跃武.供水管网一级分区建立后的闭合判断与计量优化[J].净水技术,2020,39(03):140-144.
[3].山东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J].山东水利,2019(11):1-3.
[4]张韶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J].居舍,2019(21):188.
[5]薛峰.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分区计量管理[J].节能,2018,37(12):102-104.
[6]吴笑哲.浅谈分区计量(DMA)主动漏损控制的发展[J].净水技术,2018,37(S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