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林桂娜
[导读]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些许成就,
       摘要:目前,我国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些许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在此之上,本文主要通过树立信息化管理及服务理念、建立乡镇政府网络档案系统、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水平等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一、乡镇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
(一)便于档案资料永久保存
        相对于传统纸质档案而言,纸质档案保存占用面积大,受温度、湿度等诸多自然条件限制,极易腐烂、发霉、蛀虫,且万一丢失、损害,不易修复,造成重要档案信息丢失。同时,在归档过程中避免漏写、漏抄,字迹工整、清楚,工作过程费时又费力。档案信息化管理通过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不仅极大节约的档案储存空间,也不会由于季节及天气的原因而导致档案信息丢失,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实现了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二)便于镇村档案信息共享
       传统的档案查阅过程中,都是手工操作,工作烦琐异常,程序颇多,受到国定场所、时间限定,同一份档案查阅只能依次等候,浪费了大量时间和体力,工作效率低。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在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迅速查出所需要信息内容,程序简易,便于操作,使得纸质档案的翻阅和复印次数大大降低,较容易实现多人共用档案,从而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保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进行了查阅,方便服务群众,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便于重要档案的保密性
       传统的档案查找和阅读,一般选择以整卷供查找人员使用。使用人员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档案文件,便可以完全查看到与应查档案无关的整卷的档案文件,其他的档案文件容易泄密,对于档案的保密性来说,这是完全不合理的。相对于电子档案有助于保密存档,当需要对文件档案进行查阅的时候,无需提供整卷形式的档案,只需利用检索工具查找自己所需文件即可,而且可以通过终端上权限浏览非涉密级文件,有效避免了其他档案资料在查阅过程中被泄露出去,对档案文件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二、我国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档案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一批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但是我国在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却缺乏一定的人才,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既掌握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也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但是我国目前的许多档案管理人员不是缺少相应的管理知识,就是无法熟练的完成信息技术操作。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一定的时效性
       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方面既缺乏一定的先进的技术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信息技术指导。再加上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视不够,所以导致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一定的时效性。
(三)缺乏先进的设备
       我国许多乡镇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因而乡镇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远远不够,即使许多乡镇政府已经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但是他们的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信息配置比较低,信息系统运行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因而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展。
(四)档案开发的利用率不是很高
       因为乡镇许多档案管理是采用保密的形式,内容比较单一,种类也不是很齐全,很多档案也不能够向大众公开,因而许多档案的实际利用率很低,另外在乡镇政府里,许多政府对于档案管理仅仅只是出于信息化管理的局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导致档案的开发利用率不高。


(五)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且实际操作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繁杂,许多管理人员只局限于当前工作内容中,却不懂得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眼前困难,导致编制工作、管理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应用创新理念积极发掘先进的技术手段,让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趋于信息化、科学化。多数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不是本专业出身,导致其专业素质并不高,甚至信息化操作能力较低,这样极易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工作程序较为单一,让工作人员很难产生高涨的工作热情,从而降低了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
三、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乡镇档案管理信息制度
       我国乡镇建设首先应该确立完善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给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乡镇档案管理发展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工作
       首先应该让相关部门的人员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因而采取措施对乡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十分的有必要,首先应该让他们树立这种意识,然后再安排信息技术专业老师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逐渐学会相关信息技术并且熟练掌握。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三)建立乡镇政府网络档案系统
       在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乡镇政府网络档案系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乡镇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乡镇政府网站,并在网站中上传与乡镇政府有关的具体内容,并保证实时更新,确保其上传信息足够准确,同时需在网站中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界面,管理人员通过输入纸质版档案信息,按照《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规定》将所有资料全部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并制定具有明确功能的系统进行分类管理,让每个档案之间都能形成紧密的联系,以便用户在登录网站时能及时精准的找到所需档案资料,并积极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比如户籍档案就需与当地保险、公安部门进行交流,进而保证后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对档案资料进行补充。
(四)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水平
(1)应用信息化手段
       乡镇政府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并有利于档案的利用与开发。用户只需在电脑界面中输入想要搜索的信息即可获取相关资料,相比传统纸质档案更为安全且保密性较强。另外,应用信息化手段还可以满足大众查询便捷的需求,若在以往工作中想要找到所需档案资料,需花费较多的精力及时间去纸质档案中翻找,而今只需利用鼠标操作即可完成,极大程度上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为用户提供多样选择。
(2)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
       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结合整体学习能力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进行信息化档案操作讲座,增强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并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做好信息化管理知识的积累,提高信息化操作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督促他们遵守《信息化档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范,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后期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而乡镇政府档案管理部门也要为其营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氛围,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乡镇政府信息化档案建设。
四、结论
随着现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乡镇档案管理开始引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更加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节约了档案管理所要消耗的成本,提高了准确性,但是该种管理模式在我国乡镇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这需要乡镇地方政府和国家政府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海英.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J].智库时代,2019(41):19-20.
[2]满玉平.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3):118.
[3]臧银谊.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75.
[4]管秀贞.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193-194.
[5]崔美荣.乡镇政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4):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