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 李菊英 郑丽娟
[导读] 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地利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摘要: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地利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只有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土地利用管理协调统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等手段促进新增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有机结合,使两个规划协调一致、共同发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是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和改良中不可忽视的两项重要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为了尽量降低城乡二元制的发展形势,做好城乡中的建设和提升工作,促进二者的统筹规划是当前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城乡规划在本质意义上是将城市和乡村,二者的发展协调统一的问题进行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考虑,进而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的稳健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和发展趋势。做好有效的城乡规划统建工作,进一步促进城乡二者的协调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不能忽视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保证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实现双赢发展。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1.1城乡规划实施的核心是土地规划管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只有把土地规划管理当作核心问题,才可以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科学发展,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在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民土地使用率得到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变得非常集中,以至于城乡布局变得更加容易规划。想要有效提升城乡规划实施的合理性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合理性,相关部门应结合土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与利用。因此,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土地规划管理属于核心内容。
         1.2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互相衔接
         如果土地规划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那么会严重影响到城乡规划的实施,还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城市发展功能。因此,相关部门应保证土地利用合理性,对土地规划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做好引导与调控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此外,在土地规划管理中,需要对管理深度进行拓展,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详细的规划内容和清晰的管理政策,促进城乡规划可以顺利高效的实施。因此,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存在紧密的衔接。
2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优化措施
         2.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为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切实解决城乡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管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同时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地方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拓展土地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综合发展,以资源节约、空间布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为统领,建设综合性较强的节约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建设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及集聚趋势设定城乡发展目标,从长远角度看问题,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结合起来,制定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综合性规划。
         2.2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效结合
         城乡规划的实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有着相同的最终目标,但二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纽带使二者加强沟通,实现有机融合。

经过多年的实施经验可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力手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即解决了城镇化发展造成的农村宅基地废弃、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也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充分开发了区域内荒地、废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非农建设占地耕地提供了补充耕地的方案,为城乡规划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用地保障。
         2.3注重土地规划把规划和实施进行密切结合
         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一些不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的土地规划,其会对城乡规划的实施造成阻碍,使得城乡建设与土地储备存在欠缺的问题,最终会致使基础设施缺失,还会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创建完善的土地规划,进而对城乡发展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把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进行密切结合,可以有效发挥出其作用,进而有效促进城乡规划的贯彻落实。此外,还应对科技手段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有效提升土地规划质量,使成本可以得到降低。与此同时,需要精准评估土地规划,通过新理念,合理有序调配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2.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
         对于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机制不协调的现象,应当从农村地区的土地观念整合出发,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土地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对于乡村政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转变和解决,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乡村管理中的权责分配现象。对于产生的问题应当层层审核,指派专项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对乡村土地发展应当设计完整的运行机制,保证在发展的进程中更能够有效达成前期设计中的众多环节,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农村土地机制。
         2.5信息化设计规划
         实行科学的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应当以农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保障城市建设的有效运行。但是当前在农业方面的土地利用问题影响了城市的有效发展。为了降低农村地区土地利用失衡的现象。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规划,重视信息技术的设计和利用。将大量的农田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并且反馈上报形成区域农田使用数据库,能够准确地反映基本农田情况以及利用变化。这样一来,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农田监督管理机制提供有效的保障,有助于农村地区进行农田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6树立现代化土地档案管理理念
         其一,农村档案宣传工作的优化创新,能通过综合应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对档案管理费用的控制、档案宣传覆盖面的拓展延伸,促进农村档案事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目标,更好的为土地规划事业的发展服务,使农村档案资源进一步彰显其价值。其二,农村档案管理宣传工作的开展,能增强档案宣传综合效果,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档案宣传工作能实现与教师和学生群体教研、学习活动的有效互动,突出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保障档案管理整体效能的进一步增强。其三,农村组织档案管理工作,能发挥档案资源的优势,实现对档案资源在土地规划领域的高效化利用,不仅能促进我国土地规划的发展,也能对我国档案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全国并没有完全落实“多规合一”的措施或者政策,所以要想在实践中实现对城乡中土地的规划和保护,就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而且还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保证城乡规划中的土地空间保护,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虹.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关系研究[J].城市地理2015(8):20-21.
[2]昳丽.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科技风2016(10):18.
[3]洪小玲,王艳.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