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迅速发展,绝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为混凝土工程,会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者减小混凝土裂缝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出现砼裂缝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砼裂缝;防治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国家及其相关部分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希望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利水电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通过分析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以便更好的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
1砼裂缝的概述
在工程质量问题中,砼裂缝现象最为突出,因此必须重视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且做好预防工作。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对砼裂缝进行控制,砼裂缝现象的延伸和发生会腐蚀钢筋内部的结构,同时使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承载力和抗渗能力降低,最终会影响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想要避免砼裂缝的现象是不可能的,应该正视其存在,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要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尽量减少砼裂缝的深度和宽度,尤其一定要避免在关键部分出现有害裂缝。
2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2.1塑性收缩裂缝
水利大坝和其他建筑体的施工中,大多都是由于渗漏问题超过预期预想的严重程度,从而造成坝体和建筑物主体结构出现了应力失衡的问题,由混凝土支撑的结构主体受到了异常强大的应力作用,造成其内部结构出现塑性变化,抗拉性受到影响,出现频繁和严重的收缩情况,造成裂缝病害。
2.2温差裂缝
由于温差造成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响要素。混凝土在施工结束后,要发生固化和水化热等自然反应,此时由于环境气候变化,环境温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成温度差异,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外部温度就会出现很明显的差异,这种温度差值会造成结构内外的应力作用失去平衡,会加剧热胀冷缩。温度过低时还会引发内部结构结冰,温差引发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混凝土的整个结构也会发生急剧的收缩反应,因此就造成裂缝问题出现。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因素,引起裂缝病害的主因则是施工后的维护保养措施不及时、不到位,没有维持住混凝土发生反应时的温度状态。
2.3原材料的选用不当
材料的使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在一些水利水电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将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导致施工现成的各项生产指标不合格,施工整体的混泥土质量下降,水泥路面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出现断裂,当受到外界自然风化的侵蚀后,更加容易出现滑坡的现象。所以,在施工前,必须严格审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将不合格材料严禁在施工中出现。对出现滑坡现象的施工场地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例如植被等,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
3防止砼裂缝的措施
3.1设计方面的防裂措施
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之下,应当为胀缩缝和砼裂缝预先留下适当的距离,同时,要注意构件之间因为上述现象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作用。使用合适的截面形状和结构类型,在尺寸变换比较大的转角、洞口等部位,要防止因收缩引起的应力集中。钢筋对砼的变形有抑制作用,钢筋应采用直径小,间距较密的形状,不宜采用光圆钢筋。防止大体积砼产生温度裂缝,同时还应该在构造设计方面、改善边界约束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如设应力缓和沟、合理分段浇筑、设置缓冲层、设置滑动层、合理配筋、避免应力集中等。
3.2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型的建筑材料,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应该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第一,控制水泥用量,水泥出现水化反应后,产生的热量较多,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出现裂缝。因此,应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减少水泥发热量。实施发热量低的水泥,或者对水泥用量进行减少,掺入粉煤灰,可较少水泥的水化热。第二、对骨料配比进行调整,增大骨料粒径。骨料的粒径越大,会减少孔隙率,有助于减少水泥用量和砂浆用量以及水化热现象,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裂缝的产生。将中砂作为细骨料,中粗砂的孔隙率比较小,有助于降低水化热现象,从而预防裂缝。
3.3做好配合比的准确性把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节,防治砼裂缝的发生,要以材料配制为质控的重点环节,通过控制配合比的精准性,提供高质量水平的材料,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促使工程施工质量达标。配制混凝土材料,严格把控配合比误差,适当添加粗细骨料以及外加剂溶液等,达到混凝土材料配制的强度和和易性等基本要求。运用添加外加剂的方式,强化对配比的控制,以免混凝土施工环节出现温差过大的情况,引发砼裂缝。
3.4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选用干缩值较小、强度好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例,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和水泥的分量。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要及时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如果在高温和大风天气施工的话,最好设置防风和遮阳的设施,积极保护混凝土结构。
3.5施工管理措施
首先,要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术管理。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检验制度。其次,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混凝土的裂缝病害这种常见问题,在施工的全过程实行动态和跟踪式的施工治理监督和管控,开展全方位的监管工作。以工程建设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严格要求各项施工程序和环节,如果在期间发现存在引发裂缝问题的隐患,或者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裂缝问题,此时就要立刻叫停后续的施工任务,尽快组织和督促施工人员开展修复、整改施工作业。针对质量监管工作,还要明确各个施工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明确分工和职责,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监管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多样,所以预防砼裂缝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大量工程实践证明,我们必须从结构设计、材料的选择、控制砼浇注温度、控制温升、减少内外温差、改进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结构约束条件等多方面考虑。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措施上考虑周全,砼裂缝是完全能够预防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