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 刘慧丽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类市政工程建设频率越来越高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类市政工程建设频率越来越高。工程质量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到关注度较高。但是,施工过程常存在各类技术通病,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找出改进措施,改善市政施工现状,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引言
         市政工程质量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必要全面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存在几个共同的问题,对施工的进度质量有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
1市政项目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市政项目包括道桥、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过程涉及测量、施工、安全等技术的应用。与普通工程建设技术应用存在差别,市政项目技术应用过程面临人员、材料、管理、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对技术应用产生影响,导致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对此需要及时加以改进,保证施工过程各项技术的顺利运用,为项目顺利竣工奠定基础。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2.1质量意识较低
         目前,不仅是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工程质量的重要价值,还没有确立“质量第一”的工程意识,忽略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一味追求工期。监管机构及责任部门监管不严,企业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2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市政工程项目的参与施工人员教育水平较低,主要群体为农民工,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专业技术应用方面无法达到现代市政工程施工建设标准。加之市政工程自身具有诸多潜在危险和复杂环境,因此很容易由于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安全措施不足引发人身安全事故,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也给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健康与工程周边生态环境埋下了风险隐患。
         2.3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社会当中,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应受到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只有把管理机制做到建立健全后,才能保证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监理单位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监理机制不完善、监理市场竞争激烈、内部管理较差、缺乏对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缺乏管理的制度和手段,因此在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中达不到监理的作用和效果。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管理部门,不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责任制度、动态监督机制的话,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2.4机械设备问题
         机械设备在市政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在施工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严格检查机械设备的规格型号。如果设备的选择不科学,工程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例如,如果在道路结构中形成的道路段不能使用大的辊,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小的辊。由于紧凑的辊具有非常轻的重量,紧凑的效果不是理想的,特别容易发生路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道路投入运行后,在车辆的反复旋转之后,特别容易产生龟裂或下沉。
         2.5施工材料质量差
         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市政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非常重要事项,劣质的施工材料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不达标,从而造成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如果在市政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将劣质的混凝土运用到管道接口的位置,由于劣质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就会直接导致管道接口处漏水漏气的情况发生。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使用劣质的施工材料,不仅减少了项目的使用寿命,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通病的改进措施
         3.1完善测量技术的应用
         为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测量技术的应用加以完善。以道路排水项目测量为例,在明确项目的设计要求之后,需要科学设置测量组织,结合项目需求,在现场测量、资料整理、仪器保管等岗位分别配置工作人员,并配置测量过程需要的全站仪、铟钢尺、电子水准仪、反射片、棱镜、钢卷尺等测量仪器,保证所有测量人员明确前期测量、开槽测量、支护测量、铺设测量、竣工测量各个环节的测量内容,做好高程、导线、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同时,建立导线、高程等控制网。
         3.2做好施工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施工技术水准
         首先施工单位要坚持持岗上证的基本原则,保证所有参与市政项目的施工人员经过岗前培训确定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开展施工作业。定期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施工培训活动,让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能够对本岗位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了如指掌,并且树立起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在施工作业中规范技术应用操作,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施工通病问题。增设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责任心与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水准,打造技术优秀责任心强的现代化专业施工团队。
         3.3深化施工管理举措,优化施工管理模式
         市政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发展标志,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民生工程,将直接对市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需要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市政建筑工程及城市发展重要性予以充分地认识,避免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因为出现质量问题而损害政府的信誉,不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更新项目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市政建筑工程项目在完成后,对后期的运行管理要高度重视,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提升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
         3.4明确施工技术构成,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
         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涉及到管道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技术几大方面。因此想要加强施工质量,避免技术通病出现,就要明确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这三大构成要素,并采取针对性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应用向着标准化、高效化、安全化方向不断迈进。例如,市政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从桥梁支座、混凝土构件、桥墩、涵洞等细节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加强培训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提升桥梁施工整体建设水平,保证技术应用科学合理性。又例如,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要明确沥青路面层、水泥凝土面层、路基层施工技术要领,将购进的新型混凝土材料施工要求渗透给施工人员,使其可以严格按照各个环节的路基施工技术、各种新型材料的施工要求顺利完成作业任务,给项目施工建设交一份满意答卷。
         3.5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相关部门和政府部门首先建立质量意识,同时重视施工安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省市、行业规范标准施工,避免源头的危险。项目经理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和领导作用,引导施工人员建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类型。施工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更好地降低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大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51.
[2]张晓彬.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48+150.
[3]刘文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措施探讨[J].居舍,2019(18):39.
[4]郭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1):5-6.
[5]张碧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