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民建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罗光俊
[导读] 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给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
         摘要: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给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实践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增强其检测效果,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要点加以分析,找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并进行高效利用,促使地基基础性能更加可靠,为建筑工程作业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专业保障,避免对其质量、经济效益等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提高工民建建筑工程质量把控水平的目的,针对地基基础检测监测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检测监测新技术手段,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从地基质量检测实践来说,可选择的技术手段较多,不同技术的优势与缺点差异,若想确保检测监测的质量,可综合运用检测监测技术,把关地基基础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
引言
         结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要求,明确其检测技术要点,重视对优化对策的科学运用,可使建筑工程作业计划实施更具安全性,高效地完成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避免影响其功能特性、应用价值等。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民建建筑施工遇到的环境比较复杂,常遇见各类复杂地质条件,给工程造成影响。若想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除了做好勘查设计的把控外,还应该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基础检测监测,确保地基质量达标,保障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实现建设效益目标。
         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新技术
         1.1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
         早期,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实践中,桩基荷载试验多运用堆载法以及锚桩法,虽然当时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但随着技术的应用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比如费用昂贵等。基于此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了基桩自平衡试验技术,技术的应用,展现出工期短和费用低等优势,进而被推广。检测监测中,选择桩的低岩土层或桩身位置的钢筋笼,利用荷载箱,在地面位置布置荷载箱的位移棒与高压油管,当荷载箱处于满油状态后,借助高压油管施加荷载,使得桩身受到荷载箱的压力,实现检测目标。虽然此技术的应用效果不错,但也存在着技术不足,比如埋置荷载箱影响混凝土质量,需合理选择[1]。
         1.2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中,采用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主要是借鉴CT扫描技术,遵循物探反演技术理论,通过射线扫描获得物体相关信息,再通过反演计算,对测量区域内的岩体弹性波或者电磁波参数分布规律进行重建,适用于厚度参数较大的材料,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和精准定位。技术的应用,要借助超声仪和接收换能器等设备的力量,辅助完成检测作业。检测过程中,将声测管放入到灌注桩内,再开展混凝土浇筑,利用声测管中配置的声波换能器,以及后期布置的声波发射点,实现超声透射法的应用,完成对基桩的检测。
         1.3基桩钻芯检测钻孔成像技术
         目前来说,可利用的钻孔成像仪比较多,比如光学成像仪以及声波成像仪等。使用光学程显义设备检测,能够获得高品质图像,借助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获得光学成像柱状图。使用声波成像技术,通过发射与接受声波进行图像采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受到威胁。基于钻孔成像仪和基桩钻芯检测方法,开展基桩钻芯检测作业,能够确保采芯率的准确性,保证采芯的完整,能够为后期的检测作业奠定基础[2]。
         1.4现场钻芯检测视频监控系统
         基于监控中心平台、信息采集系统以及传输系统的建筑地基基础监控系统,能够辅助现场钻芯检测作业的开展。利用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视频信号的采集,并且进行压缩处理和转换处理,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完成传递,将数据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运行的监控中心,可借助监控软件,获得现场的信息,实现全面监测。建设的监控中心,发挥着以下作用:①作为整个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中心肩负着信号处理以及权限分配功能等。利用监控中心,可集成各类监控终端,使用者利用PC端与电视墙等各类设备实施监控,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等获得监控信息。②利用电视墙,实现对图像的监控,以及信号的控制协调等,凭借强大的功能,能够采集和处理信息,具有存储功能、搜索功能、回放功能。


         1.5全站仪检测法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实践中,利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设备,发挥仪器设备的优势,完成检测工作。此类设备实现了光、电位与机一体化,除了可以测量垂直角和水平角等外,还可以自动记录与显示读数。通常来说,检测实践中,选择适宜位置布置全站仪,便可以完成测量作业。目前来说,受到计算机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等发展的推动,全站仪产品类型不断增加,比如防水型和电脑型等,为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测量角度与测量精准度能够满足各类要求,切实发挥检测技术的优势[3]。
         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技术的应用总结
         2.1选择适宜的技术
         目前来说,可应用到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实践中的技术方法较多,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势差异,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确保检测监测任务的高质量实现。结合采用的检测监测技术,制定完善的检测方案,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指导,保障基础检测监测作业的质量达标。若选择钻芯监测技术手段,开展基桩检测,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①优选高性能的钻机,做好防振措施。由于使用的钻机以及钻具等,给芯样质量造成的影响比较大,要优选设备,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②检测中混凝土芯样直径大小要超过100mm,若为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的芯样,必须将高径比控制在0.95-1.05范围内。③采用的钻芯法虽然具有直观性优势,但是还具有局限性,需要结合运用其他方法实施配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④对于抗压试验结果的把控,要从误差控制入手,运用统计方法实施判断,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4]。
         2.2做好检测人员的培训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很多技术和原理,不同的技术手段应用规范差异,需检测人员做好严格把控。针对采用的技术和设备,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技术要点和设备操作要求,进而保障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结果的质量达标。参与检测实践的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并且提交完整的资料,参与业务培训。
         2.3做好检测监测现场的管理
         若想切实发挥监测检测手段的价值,要围绕工作现场,做好严格的把控。实践中,要严格按照作业的要求与规范布置,对采用的仪器和检测环境等,做好布置与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检测监测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督促作业人员规范作业,实现对检测质量的把控,切实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推动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作业高质量落实,促使检测效益的实现,把关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推动后续工程高品质建设[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监测实践中,可采用的技术手段较多。为保障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发挥,要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办法,做好全面的把控,注重检测人员的培养与培训,使其能够规范操作,把握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的质量与效益,发挥技术的作用,把关地基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天文,卢婷,包棕榈,杨辉,刘小菊,罗晶,杜鸣鹤,彭仕永.探析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50):55-56.
         [2]鲁凤灵.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分析[J].化工管理,2018(33):64-65.
         [3]吴雨源.剖析地基基础检测中的普遍问题及改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6):50-51.
         [4]陈华为,李国庆,亚胜东.试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J].四川水泥,2018(09):269.
         [5]辜晓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