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当。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设立一套完整、严格的制度体系,很多制度体系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导致安全措施管理混乱。工民建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要想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程中,解决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工民建工程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要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管理。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应用管理学科,应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有序管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规章制度更是形同摆设,施工者没有执行监督者定下来的标准,这是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提出了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工民建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对工民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提高施工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对现有技术进行充分分析,确保高技术和生态化成为工民建施工的主要方向。只有技术得到创新,才能为建筑行业的进步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1]。
2工民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桩基技术要点
在不同的建筑中桩基施工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与建筑整体的牢固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所使用的桩基技术主要包括静压桩技术与长螺旋技术,在使用时应与工民建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的选择、使用,避免因使用过程中出现微小的偏差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选择桩基技术时,相关人员应先做好现场勘察工作,并保证现场排水系统运行满足要求,最后确保桩基点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桩基技术的施工质量。
2.2防渗技术要点
防渗工作是工民建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要想保证防渗技术使用效果,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建筑外墙防渗技术。工民建工程中外墙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若结构层出现渗漏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外墙施工时应严格做好防渗漏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可以达到标准,同时避免在阴雨天施工。②屋面防渗技术。在进行屋面施工时主要使用的材料已水泥、砂浆为主,但是这些材料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也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屋面施工时要想保证防渗效果施工人员应控制墙面的干燥性,达到标准要求。③门窗防渗技术。工民建工程中门窗位置防渗漏也是其中的重点,因此应控制施工质量,避免渗漏现象。④厨卫防渗漏技术。由于厨房、卫生间的管道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倍加关注[2]。
2.3混凝土技术要点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确保其可以满足工程要求。②强化振捣作业。工民建工程中在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应选择专业技能较高的施工人员,保证振捣器扎入位置一次到位,将插入深度控制在5cm处,有效避免给模板、钢筋所带来的振动;将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以此来保证浮浆可以浮在混凝土表面,避免下沉现象;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振捣作业时应给予专业的指导避免离析现象。③混凝土强度与工民建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好混凝土配置工作,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强度与硬度。④强化养护工作。通常混凝土浇筑后的12h内会进行养护工作。拆模作业结束后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喷水,保证在7d以上,并根据混凝土具体情况对喷水频率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可以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工地现场常用并有效的方法为薄膜覆盖保养法,此方法可以使混凝土长期保持湿润状态、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养护工作量等好处。
2.4节能技术要点
节能技术也是工民建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方面:①墙体节能技术。工民建工程中墙体施工所消耗的时间、资源量是最大的,因此应特别关注,合理的使用节能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具体施工时应先制定设计方案并请专家进行论证,在提升时效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使用量。②屋面节能技术。
工民建施工时应做好屋面设计,确保其保温及吸水性,保持屋内干燥。在进行屋面节能设计时应使用隔热性能、吸附性能好的材料。在设置保温层、防水层时应与施工地点气候特点相结合。③太阳能节能技术。太阳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最有开发价值的能源。随着各种资源的枯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太阳能节能技术应用到工民建施工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并可以得到良好的节能减排降耗效果。因此在工民建工程施工时可以加大太阳能节能技术投入量,也可以节省天然气资源。④清洁能源的利用。要想保证工民建工程的节能效果,清洁能源是极好的选择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
3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3.1施工技术组织体系不健全
施工技术组织体系是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点,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工民建工程多以承包形式为主,多数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并没有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无法保证管理效果。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不健全也会影响到材料存储工作,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3.2监管不当
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但现实中规章制度多流于表面,施工技术操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再加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弱、培训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影响施工技术使用效果,也给进度、安全管理留下隐患[4]。
4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做好规划、组织工作提升管理的灵活性,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规避质量风险,实现综合管理目标。随着工民建工程建设数量的逐渐增多,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创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规避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提高施工技术使用效果。在使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应明确技术要点,结合以往经验,发挥出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作用。
4.2强化现场管理
由于工民建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质量应不断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应做好工序安排,并对每一步施工工序进行检验,上一道施工工序检验不合格不得开展下道工序,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保证质量管理效果[5]。
4.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弥补了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足,相关的人员应完全掌握新技术的使用规律及要求等,因此来满足施工要求。工民建施工也应不断强化培训工作,明确信息化技术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在与以往管理经验结合后提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4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给工民建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只有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效率,才能得到良好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冰.探讨如何提高工民建施工技术的管理[J].居舍,2019(06):122.
[2]张双仁.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加强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105.
[3]李葵.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8(13):66.
[4]张寒.关于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J].居舍,2017(33):45.
[5]钱克春.工民建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