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新课改对于初中生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想确保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而适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为此,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根据初中生物的特点,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1、引言
就核心素养来看,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适应自身终生发展的必要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因此,它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重视的。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核心素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是各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说,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把握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2.1理解并尊重生命
生物是一门对自然界当中生物生命特征进行研究的学科,如细胞的增值与分化、稳态和调节等,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初中生在对各种各样的生物的生命特征进行学习与理解后,将会知道生命的可贵,能够直观而形象的认识到生命的神奇,看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将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及尊重。
2.2敬畏并热爱大自然
在初中生物当中,学生将会学习到生物和自然间的关系,这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整个过程中,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间的结合,可以让人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为自然做出各种贡献。在初中生物当中,学生还会学习到适者生存等的知识,因此,在对生物进行学习时,学生就会知道大自然有多么的重要,进而更加的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3、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3.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必须对学生综合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推理能力,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从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生物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对“种子的萌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本节课的课前,让学生对此进行预习,可以自己利用课下时间来亲手浸泡黄豆、玉米的种子,并对它们的外观进行观察,还可以将这些种子解剖,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结构,根据教材来自主探究种子结构与萌发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之下,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从而加深对于生物的理解,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就不会不行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在此教学模式下,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并且还养成了自主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大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生物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去。此外,对学生生物兴趣的培养,还有助于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端正的科学态度以及思维。在生物实验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会不断提高,这就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生物当中的细胞知识较为抽象,有着微观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初次接触生物,因而难以完全理解,倘若教师在课堂当中直接讲解细胞相关的知识,学生所能够理解并记忆的内容就非常有限,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畏惧学习生物、厌恶学习生物,这对于生物教学的质量而言非常不利。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生物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制作,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对其细胞的构造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让学生真真正正的看到细胞的结构,观察到细胞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细胞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科学思维,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可以在自主的推理之下,学习到丰富的生物知识,以此来做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
3.3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进行教学时,初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可以在和同学间的探究中,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让学生可以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例如,在对“人类的生殖与发育”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能够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来将所有的学生若干小组,让所有学生围绕“人的由来”进行谈论,学生在这种自主的探究与学习中,将会对学习有更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教师还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可以初步掌握学习内容。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将本节课的生物内容导入,如人的生殖系统、陪她发育、分娩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情况,适当的为学生将几个灾难之下父母保护孩子的故事,然后引导各小组学生对故事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情体验得以有效提高,教学也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知道了要学会感恩,要重视生命。在教学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生物知识,同时还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有很大帮助。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到生物学习的特性,以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谢洁.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对培养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