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王宝龙 孙岩
[导读] 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
        【摘要】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对教育教学的模式、理念和方法产生直接的影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能够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对国家教育发展的难题进行制约和破解,改革和创新教育,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提高。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深度融合;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模式出现创新和改革,许多教师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国家教育信息教育化融合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教育教学工作者主要关注的话题就是深入融合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用信息技术积极影响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1]。本文将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提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出现的问题
1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当前,只有有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方式。首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重视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内容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枯燥无味。对此,它们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阻碍当前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2教学工作者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新时代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关注各个学科教学,发展不同的教育。然而,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教学工作者并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很少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学校信息课程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为教育教学提供公平性,让所有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从兴趣出发,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点燃其内心的火种,学生才会有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在实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一单元第7课《玩打字游戏》时,教师可以进行情景导入:通过前几节课键位分区课程训练后,同学们基本上已掌握26个字母的位置了。这节课,我们要进入打字游戏,进行指法综合运用大比拼啦!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夺冠!在给学生讲解完键盘的快速输入、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和正确姿势等之后,让学生练习键盘输入的基本指法,提高学生的键盘输入水平。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打字比赛,让学生打开电脑键盘上的金山打字中的鼹鼠的故事游戏,进行打字比赛,教师介绍相关的游戏规则:每个鼹鼠出现时都举着一个牌子,上面标有一个字母,只要从键盘上击中该字母即可。

如果有同学能够过关,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运用此种教学方式,既能够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有效融合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2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要想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要帮助学生突破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找出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将其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的同时,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有利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八单元第12课《编辑图形》时,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此节内容的重难点是选定工具的运用和选定需要选定的图画,复制和粘贴图块。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也是对表面的概念进行理解,并不能知道编辑图形的重点难点,要结合相关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演示活动。首先,教师出示花瓶图和桌子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两副图,一幅是一个花瓶图,另外一幅是一个桌子图。现在老师想在桌子图上增添一个花瓶,怎么把这个图里的花瓶移到桌子上呢?之后给学生演示八个步骤,让学生对演示的内容仔细观察,如“打开名为huaping的图画”“打开名为桌子的图画”等,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从旁引导,再将编辑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如此方式,不仅能够理清学生学习的思维,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
3加强校企合作,找寻技术支持
        学校要多于相关的技术企业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资源,如此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需求,其教育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校教学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科教学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合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质量比较高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不管是信息技术课程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能够促进其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手段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资源越丰富、越优质,就越能够促进教师备课和教学,有效免去教学劳动的重复性,促进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资料更加丰富,其学习花时间和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广阔,学生能够主动上网找寻相关的教学资源,思维变得更加广阔。借助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一方面,学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其教学工作者也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关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会团结、合作、探究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平台展示自身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大前提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认识要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下合格的接班人,让教育教学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文良. 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7(11):7-8.
[2] 邓智诚. 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28(7):0220-0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