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数学水平重要基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知识运用和掌握的态度和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从对数学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转向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和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中考的考核标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有自己提前对课堂知识有一个自己的认知才能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预习过程中就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哪些知识点是自己自学也学不会的,因此,预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步,是课堂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些密切的联系,因此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同时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地完成课前预习任务[1]。
例如在学习完“轴对称”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对学生进行引导:等腰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大家知道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吗?它与轴对称图形之间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具有哪些特点?在向学生提出这些疑问后,鼓励学生在课下提前预习,发现更多的新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带着教师的问题进行预习,具有方向感不会盲目地预习。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很多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性质,例如顶角的角平分线与底边的垂线一样等,同时学生通过预习后再课堂听讲过程中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自己不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已成为了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交流分享,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交际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想法时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同时实现了课堂学习的多元化以及趣味化。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学生就会将数学学习变成有活力的,变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讨论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的同时要做好监督和指导的工作,避免有学生在小组内开小差,不参与课堂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思考、分析后才能顺利解答出正确的答案,然而数学问题的解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推理。只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才能获得更多的解决办法和解决途径,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例如初中数学中的代数应用题以及几何图形的推理题的解答中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出一道经典例题,同时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分享出来,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一题多变做到知识融合贯通,更换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指导学生解题,帮助学生在一道题目中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周全的思维习惯。
四、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
数学知识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这也要求学生要将每个章节中相对独立、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是掌握数学概念、性质的重要手段。在每章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将各个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成为系统地知识体系。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归纳总结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查找自己丢失的知识,没弄懂的知识,并通过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及时查漏补缺,避免知识漏洞影响后面的学习。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学生的意志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地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智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1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