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里,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效率,让我们的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对于当前的社会背景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各个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都在逐渐的提升,信息技术也慢慢的被列入了各别城市的中考、高考范围内,希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如何借助项目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以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策略
引言:为了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各个教师纷纷开始引入项目教学法到课堂教学过程里,教师在课上,借助一些项目,引导学生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升更多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达到教学的目标。通过项目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升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分析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和作用,将此运用到课堂里。
一、项目教学法融入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是提升学习的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们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有丰富的兴趣和欲望,才能够主动的、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里,激发自身的学习行为,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和成果。在实现项目教学法的时候,教师为学生们创建一定的情景、设定一定的任务,这些情境和任务都能够提升信息技术学习的趣味,让学生们提起项目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他们会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里,通过完成小的项目任务,最终达到最终的项目任务,在完成最终的项目任务的时候,学生们能够有效的激发出自身的自豪感,这种情感对于提升学生下次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当前初中的教学不再只是关注学生们的文化成绩,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们综合的能力的培养,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帮助学生全面的成长。因此,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努力思考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全面的发展,而组织项目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项目教学里互相合作、自主的探索等等,让他们有效的培育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项目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三)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当前课堂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只是单纯的由教师讲述知识、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现在课堂强调以学生们为主体展开相关的教学,教师则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要跟着当前的教育环境进行教学改革,教师们要以学生们为中心设计教学。然而项目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某一个项目里展开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们真正的成为课上的中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知识、获取知识,而不再是由教师简单的口头传授知识。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推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项目教学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制订教学目标,促进项目教学渗透
目标,是学习的方向、前进的动力,有了良好的目标,才能够按照目标一步步的前进和努力,最终实现目标或者获得进步。因此,在开展项目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是盲目的、没有方向的,教师一定要制定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目标,除了教师自身要制定目标之外,教师也要为学生们制定项目目标,让学生们通过本次项目学习、项目合作完成一个什么样的任务、获得什么样的提升。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对于信息技术环境里复杂的信息和资料,他们很难进行分辨和有效吸收,并且还会有一些学生过多的沉迷于网络里,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有了项目目标,学生们能够明确信息技术对我们的价值和作用,懂得如何有效的运用和操作,避免让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教授初中信息技术的《制作网站》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教师为学生们提前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按照不同的小组坐座位,然后教师为他们设定项目任务“通过小组项目学习,共同选定自己小组所学习的主题,如交友、学习、阅读等等,根据小组所选定的主题,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网站的制作,要求必须要有创意和特色”。在教师设定完项目任务之后,学生们有了明确的阶段任务,如第一个任务为选定小组项目主题、第二个任务制作网站基础、第三个任务完善和优化网站、最后突出网站特色。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的项目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在每个项目阶段里,都有明确的方向,不断的朝着最后的项目任务前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里获取更多信息技术知识、获得各项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项目教学渗透
创建情境的方法,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借助一些方法和手段为学生们营造某一个主题的背景,让学生们能够融入情境里展开学习,提升情感体验和知识共鸣。在开展项目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注重为学生们营造相关的情境。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可以借助他们这个特点,在创建情境的时候,多营造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引发自己的好奇和求知心,这样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后续的项目学习环节里,力求找到问题的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加强教师和学生们在项目学习里的互动和交流,让课上的学习的环境变得更加活跃、开放,有效的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例如,在学习PPT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创建一些问题情境,来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们思考本问题的答案,从而进行项目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一组提成制定好的PPT文件,借助这个文件展示PPT的一些功能,如放映、超链接、动画切换效果等等,然后询问学生“这些功能都是对应的PPT的什么功能呢?要怎么做到呢?”,学生们看到这么神奇的PPT操作,能够马上引发思考,要如何达到这样的成果,于是开始主动进行到项目学习里,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开展教学活动,促进项目教学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科目,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单纯的传授理论的知识,更要关注到学生们的实践的能力,积极的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能够转换成操作能力,真正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开展项目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够只是组织一些理论性的项目学习活动,应该多开展一些实践家乡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以此来转换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授《影片剪辑动画》的时候,教师在教授完成该部分的时候后,应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实践的项目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部影片的剪辑活动,并设计了剪辑比赛,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用最终的作品参赛。学生们在本次项目比赛里,互相合作、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一个优秀的剪辑作品,获得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初中教育里的一个重要的科目,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借助项目教学法,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们能够获取更多信息技术知识、提升综合的素养和能力,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陆桂华,江伟文.基于App Inventor的项目式学习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0(03):12-15.
[2]褚震雨.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