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心理学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期   作者:凌涛
[导读]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摘  要: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制定出适宜个别化教育计划对特殊儿童本身以及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 :特殊儿童 最近发展区 社会学习 心理发展 社会文化
        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时候,会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正由于特殊儿童本身的特点以及目前对特殊教育研究时间过短,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为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指导。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人在整个一生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水平,为特殊儿童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社会学习理论与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攻击性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也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特殊儿童类型很多,也有很多特殊儿童由于自身一些原因,带有攻击性行为或者自伤行为。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改善或者控制这一问题行为不管是对特殊儿童自身以及周围的人都非常重要。那么这种行为就可以在社会学习中进行训练及改善,当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以及老师等人应该着重观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方式,途径。通过观察,大致了解其攻击性行为原因,频率,情景等。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使其攻击性行为或者自伤行为得到有效控制。个别化教育计划中也应包含这一点。
        (二)亲社会行为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对于个别化教育计划有着一定的启示。在整个特殊人群中,社会的主流是向融合发展,所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能够更好的促进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被社会所接纳。在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中,应该考虑到关于分享,帮助,合作等方面的训练。但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能讲这方面的知识设计出训练模式,而是设计出一个自然化的情景教学模式,让特殊儿童在一个自然而然的环境下学习关于这几方面的知识,教学辅助人员或者家长可以在该情景模式下对孩子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助,但是不能辅助过度,一切的学习应该以孩子自身发展方向及兴趣出发,只是在必要时纠正孩子所出现的错误。那么只有这样形成一个生态式的情景教学模式,孩子才会真正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受益。因为在行为主义的严格训练下,孩子可能只会机械的重复的学习所教授的知识,但在未来的发展上,一旦失去严格的行为主义训练模式或者长期不训练,那么孩子将会逐渐丧失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及技能。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与个别化计划教育
        (一)最近发展区
        很多时候最近发展区会被简单的认为只是儿童一个发展水平,主要分为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两方面。然而,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认知,教育,文化,社会和人学等多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并不是单纯意义的一般性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对于儿童文化的一般性发生原则进行了阐明,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能两次登台:第一次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第二次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自身的内部思维方式。因此,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活动以及活动的社会参与性占据了重要地位,那么在整个学龄前阶段,活动的主要形式开展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不管是针对特殊儿童还是普通学前教育儿童,这一时期游戏活动对整个幼儿期的发展和转变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当然目前以游戏为载体而开发出的游戏疗法对于改善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及情绪障碍,社会交往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任何疗法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儿童自身发展能力水平,要跟随儿童心理发展的走向及时调整相关训练计划,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能力都将发生改变,不及时进行调整计划,将可能导致儿童自身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尤其是特殊儿童,由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各方面体系发展还不健全,所以造成整个特殊人群被社会所隔离,无法融入社会,那么特殊儿童也因此缺乏有效的社会性参与。

游戏活动的设计特别是集体性游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性缺失的这一方面,为特殊儿童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性参与提供了条件。从而促使其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因此游戏作为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活动,应该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占据比较大的一份比例。个别化教育计划中一定要注意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变化,在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之前,应该准确及时有效的评估儿童能力发展水平区间,然后制定提高儿童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应教育计划及活动,并且对于最近发展区的评估需要进行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理论与个别化教育计划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他认为,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文化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这四个标志是人与动物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本区别,这一系列的发展活动都需要从社会文化发展中习得,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获得。维果茨基在对于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天然,自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一个单细胞动物逐步向一个高级的哺乳动物发展的过程。另外一个过程就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社会人”。其实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探究我们针对的个体对象心理发展机能的实质原因,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的角度来治疗儿童的心理。
          三、总结
            发展心理学对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在依据发展心理学来探究怎么样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能够合理,适度,稳定的提高所针对对象的能力。根据上面的论述,针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启示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基本出发点。
            1、亲社会行为的运用可以植入进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一些集体性活动,让儿童体会到分享,帮助的感受。在前文提到了,亲社会行为的植入不能以训练为方式,应营造一种自然的情景化教学模式,从而由外到内影响孩子。使孩子尽量处于一个自身状态由自己控制的模式,不要强行加入较为机械的行为主义训练方式,迫使孩子进行行为方式上的改变。
        2、最近发展区运用的好坏就决定了孩子一个发展空间的变化,针对特殊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一个应从其自身本身的发展水平出发,制定相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另一个应从其潜在发展水平出发,在教辅人员以及家长的支持帮助,达到一个发展水平的提升。由于发展水平高低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那么针对于IEP的制定与执行者,应该以一个周期为阶段,对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估,以免出现低估儿童最近发展区或者过高的认为儿童发现水平,从而阻碍儿童的良性发展。
        3、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前两者都是从外在的一些形式在对孩子施加一个良性的影响,然而社会文化的发展就探究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实质过程,从内在方面对于整个人的发展提出论述。特殊儿童目前缺乏的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又直接影响着儿童自身心理机能的发展。其中社会文化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早期的良性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从儿童本身发展积极的社会性,最终使其自身的一些问题行为得到改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